慕利敏
新手
新手
  • UID20151503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97
1380楼#
发布于:2015-11-26 16: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一班慕利敏申请签到
2015.11.26内经第23集作业
*女人左边为阴右边为阳,阴上加阴阳上加阳均不可取,阴阳要平衡。肥肉为阴瘦肉为阳。
*关脉是阳尺脉是阴关脉比较大。
阳脉比较浮,阴脉比较沉,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抵到皮肤表面上来是阳要往外走,阳走四肢关节,当人体受到外来的风邪时,身体表面的阳不健康,不能抵抗的时候,身体里面内脏的脏就会出来抵抗,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如果只有寸口摸到脉其他地方摸不到脉代表阴气已经消减了,如果反过来脉独胜于尺,是阳气衰了,因为阴脉过来是孤脉,脉形若是中空没有力量,是血不足,血不够时脉会变大,因为里面是空的,像空的葱一样,从关的地方到尺泽青筋很多都是贫血,看气色正常人脸上都有一点黄色的胃气,如果食物到了胃里没有办法生化成血,都会有血不足的现象,此时人的面色会很暗。
孤阴之脉个孤阳之脉都是很危险的。虚脉很好治,(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孤阴脉的阳没了,孤阳脉的阴没了都是很难治的,虚脉很好治。病人恢复正常时都是从实到虚的再滋补一下病人就好了。
*诊断治疗的要领,一月二月的时候天气始发,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素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病(变冷)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并,很寒冷,人气在肾,尽量少消耗人体的能量。(动物是按照节气走的。)就是因为这样春天的时候得病,病都在皮肤肌肉交接处,只要浅刺出血就会好的,当病严重的时候,一月二月就会穿到内脏夏天得病用针刺孙络,微出血即止,病邪就会去,因为气当旺时病就不容易进入身体,针灸时春夏浅针,秋冬深针,因为季节变化秋刺皮肤奏里,等病人气色变得正常就可以了,冬天的时候寒气比较冷重下针都在背后的俞穴治疗,如果春天下针太深,会造成伤元气,(骨头代表冬天,筋代表春天,脉搏代表夏天)如果下针没有扎到筋上不但没效果还会造成病人气乱,病邪会趁气乱而去,会造成不想吃东西,呼吸很短,下针太过会产生的症状是动,会让人情致不稳,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少言不想说。春刺秋分会太过,易哭。(下针不及时症状为静,太过时症状会为动)
夏刺春风时并不会好,不及会伤正气,邪气未走。
*心藏神,神分阴阳,处方药有阴有阳,阴是魄阳是魂,神魂魄三样东西都是神,(魄主静魂主动)魄主静小孩梦游是动,不愿意出去玩。躲在柜子里是静魂,喜欢说话好动有斗志是阳,不喜欢说话,不想动没斗志是阴。
针下在腹部背部要避开五脏,扎到心脏人一天就会死,扎到脾脏五天就会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隔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足一岁必死,能避开五脏就知道他的逆与从,从是膈和脾胃之间,以膈为标准丈量如果不知道就会很危险。
*遇到肿大时在八风下针时要摇针泻气,摇针时在治肿病时用的,刺经络上的穴位不可以摇。商丘透丘虚可摇针孔。
短刺法,心脏痛在痛的位置和背后假想成一条线前面刺一针后面刺一针,可以立刻止痛,针不穿过肋骨是前后的刺法,不要伤到心脏和肺脏。不知丈量者危险。扎针要注意保暖,下针时要严肃,不可嬉笑。
徐佩凤
贫民
贫民
  • UID20144282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04
1381楼#
发布于:2015-11-26 20:3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徐佩凤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1诊断与治疗的要领:A农历1月,2月,天阳之气开始变,地阴之气开始生,人气在肝脏。B3月,4月,天阳已经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气在脾。C5月,6月,天阳正盛,地气亦升高,人气在头。D7月,8月,阴气开始受损,人气在肺。E9月,10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人气在心脏。F11月,12月,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2四季下针法:A春季生病,针刺络脉之处及皮肤上肉之交界处,只需浅刺出血即可。病情严重时会传入脏中,气即环绕在针刺部位,不会深入。B夏季生病,用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止,这样病邪消除,气血循环也会正常。C秋季生病,下针时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全身上下都手法—样,使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即停止。D冬季得病,比较深,针刺在背部俞穴,病严重者下针必深及病处,轻病者,下针浅,用散针法。3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不同,应用针刺法时必须常规使用。四季乱用针刺法会造成以下几种情况:A如在春季却用夏季针刺法,必会不及而伤元气,后果是病人血脉混乱,气息欲绝,病邪则因毛孔大张而入骨髓,疾病无法痊愈,反使病人食欲不振,呼吸会变得短促。如春季却使用秋季针刺法,结果造成病邪无法尽出,病人会呈现抽筋拘挛气不下而上逆为咳嗽,病亦无愈,这样病人会呈现易惊或无事而哭等情志症状。春季使用冬季针刺法,则会把病邪引入体内深处附于臟内,造成病人腹胀满,病不会好反而出现多话的现象。B夏季用春季针刺法,因邪无法尽出而滞留体内,使病人感到无力且怠惰懒散,疾病无法痊愈。夏季使用秋季针刺法,病人气伤,导致病人懒于言语,时易受惊如被人逮捕似的。夏季用冬季针法,病不但无法治愈,反而使病人气血皆伤,造成病人呼吸浅短,精神萎靡,时常动怒的现象。C秋季使用春季刺法,使病邪无法尽散,造成病人健忘而无法成事。秋季使夏季针刺法,病无法愈反而伤及气,使病人出现嗜眠又常作恶梦的现象。秋季使用冬季针刺法,病人不愈反而因过重之针刺手法伤及气血,使病人呈现阵陴恶寒的症状。D冬季使用春季针制法,病不愈反使表气损伤,病邪日深,使病人出现想睡又无法入眠之虚烦现象。冬季使用夏季针刺法,病不好反使表阳之气四散不守而造成手足麻痹不仁的症状。冬季使用秋季针刺法,病不好反而伤及欲收藏之正常津液,结果令病人出现极口渴的现象。4针刺胸腹时注意事项:如刺中心脏,1日必死。刺中脾脏,5日必死。刺中肾脏,7日必死。刺中肺脏5日必死。刺中膈膜者,必损及中气管道,如病虽病好,但不足1年必死。因此下针时要避免中脏者,—定要熟悉五脏与膈之部位,刺胸腹时,先把布盖在病人身上,隔布施刺,无效时再刺。施制之人必须专心严肃的用针。
张兴平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1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382楼#
发布于:2015-11-26 20:35
中医经典特训1班张兴平报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张兴平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23课学习心得:   女人脸的左边是阴,右边是阳。重阴与重阳都是逆症,都不好治。所以阴要和阳平衡。列肝脏,肝里有阳,有阴。如果阳外走,肝里沒有阳的时候,阴就会累积在里面。累积久了就变成实,就是阴实。很危险。
  我们身上的肥是阴,瘦肉是阳,皮是阳,阴阳都是一直包在一起的。所以,奇恒,跟揆度讲的就是阴阳。
    比如,寸脉是9分,尺脉是一寸,如果阴脉变得越来越小,阳脉变得越来越大,都到皮肤表面上来了,这是阳要出来了。阳是动能,是人体的能量,身命力。这是搏脉,搏的寒热之交。我们的脉动动作
,,很大的时候,身体会造成手足不随。因为阳主四肢,主关节。当人体受到外在的邪来侵犯身体的时候,身体內脏的阳会出来和他相抗。如果皮肤表面的阳足够
对抗因环境改变,外来的病毒的时候,身体就没病了。如果表面的阳沒有办法对抗外来病邪的时候,身体里的阳会自动跑出羔对抗,对抗的时候就会产生寒热交合。在相争的状态之下,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塞。
     “独胜于寸口”,如果只有寸口能膜到脉,后面的尺没有了,就是独胜于寸口,这种情行的话,表不阴气也消结了。反过束脉独胜于尺,表示阳气哀了,阴脉太大了。独胜,就是独大。叫孤脉。脉行如果是中空沒有力,就是血不够了,脉会变大。如里在看到尺脉以內,这一段有很多青筋,就是平血。
    狐脉,不管是狐阴还是孤阳,都是危险。虚脉很好治
   如果有个病人本来是实脉,当你把病人从实脉治成虚脉,就非常好,病人从生病变成正常,都是纯虚症。当把病去掉以后人很虚,就给他滋补一下就好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黄帝问:   诊断与治疗的要领在何处?
    歧伯说:   在农历1、2月的时候,天气开始走,地气开始发,人气在肝。
    3、4月的时候,天阳慢慢生起来了,天气讲的是天阳,地气讲的是地阴。所以人的气应该跟着时节走。节气走,这时人的气就聚在脾脏。
   5、6月,天气非常盛,地气非常高,这时人身上最高的地方在头部,所以人气在头。
  7、8月,阴气开始有肃杀了,也就是开始受损了。这时人气在肺。
    九、十月,天气开始变冷,地气就慢慢往下走。这时人体的气就在心脏。
   11、12月,寒冷的气,跟地的阴气合并,这是阴寒的地方。人体的气在肾脏。因为合并,所以很多动i物郯去冬眠,尽量少消耗身体的能量,动物的性也是按照节气走的,这就是十二个月的节气阴阳变化。因故春剌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因为春季得病的时候是刚开始,天气与地气在变动的时候,这时病都在皮肤表面与肌肉交结的地方。只要浅刺出血就好了。在夏天得病的时候,在四肢末梢的地点刺放血就好了。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徽。入淫骨髋,病不能俞,令人不嗜食。意思是:  春天就要刺在春的位置上,如果刺到夏名,就会造成不及。而伤到原气。夏天的时候。病在最表。如果力量不够,病不但不会好,而且气会乱。病气也会趁乱而入。会造成病人不想吃东西,呼吸很短。
   春天刺到秋分上面,在秋天跟冬天的时候,下针要下到骨边。而你在春天的时候下针要下到骨边的地方。太深,太过会造成人受到惊吓,容易哭。
   这些只是争对以前的粗针,现代的针很细没事。我们只要记住一个大原则,春夏下浅针,秋冬下深针就行了。
     我们心藏神,神分阴阳,阴就足指魄,阳指魂。所以神,魄,魂三者是一样,都出于神。魄主静是阴,魂主动是阳。当我们分清阴阳了就知道怎么下药了。
   我们下针胸腹的时候,一定要必开五脏,如果扎到心脏一天就死了。扎到脾脏,5天死了,扎到肾7天死,扎到肺的5天死,扎到隔,病就算好了,但一岁必死。所以我们在扎背针的时候,都是斜刺。在第十四椎以下才会直刺。
   隔就是隔膜,横隔的地方。
   有种针法叫短刺法:   如心脏痛,就在背后找到对着心脏痛的地方对应下针,针一下去痛就去掉了。因背后是阳,前是阴,这样下针,阴阳就通了,阴阳就平衡了。
李焕
侠客
侠客
  • UID2017588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00
1383楼#
发布于:2015-11-26 20:3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焕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心得
1、女人属阴,左边阴右边阳,重阴重阳均不可取,阴阳要平衡。肥肉为阴,瘦肉为阳,皮是阳。
2、搏脉关脉阳、尺脉阴,关脉比较大,脉形从手腕向后是从浅到深。如果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都抵到皮肤表面,阳走四肢关节,当人体受到外邪时,身体表面的阳不能抵抗,内脏的阳就会出来抵抗,皮肤有阳,健康的阳足够抵御外邪的入侵,当表邪很厉害时,内脏的阳会出来与外邪相抗,出现即寒热抗争的情况,如果感到寒就是外邪胜,如果感到热就是阳气胜,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独胜于寸口,尺脉没有,说明阴气已经消减,是孤阳脉;独胜于尺,阴脉太大了,说明阳气已经衰减,是孤阴脉。脉形中空没有力量,是血不足,血不够时脉会变大,因为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孔脉,代表失血,从关的地方到尺泽青筋很多是贫血,看气色正常人脸上都有一点黄色的胃气,如果食物到了胃里没有办法生化成血,都会有血不足的现象,人的面色会很暗。孤阴脉、孤阳脉都是很难治。虚脉很好治,里面没有长东西。病人在病重到正常过程中,脉是由开始的实脉到虚脉到正常。人体按照阴阳平衡的道理在走。
3、诊要经终论篇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于脾。五月、六月时,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时,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人之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时,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之气在肾。动物的本性都是按照节气走,人要跟着时节走。
4、春季得病,可用针刺络脉之处及皮肤上肉之交界处,浅刺出血即可,病势严重的会入脏。夏季得病,用针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止,因为气当旺,人的气和天地的气是相和的,病邪不会深入;秋季得病,须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剌;冬季得病必深,以背部俞穴为主,病势重下针深,病轻者,针下亦浅,用散剌法即可。
5、诊断与治疗太过及不及都不好,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春天下针到筋,夏天下针到血脉,秋天冬天下针到骨边。针刺深度不及产生的是静,使人无力,少言不想说;太过产生的是动,动了人的脏气,使人受到情致不稳,讲话多,多动。临床上不用计较太多,因为现在的是细针,以前的比较粗。心藏神,神分阴阳,处方药有阴有阳,阴是魄阳是魂,神魂魄三样东西都是神,魄主静魂主动,小孩梦游是动,不愿意出去玩。躲在柜子里是静。
6、刺胸腹,必须避免刺到五脏,刺中心脏者一日死,剌中脾五日死,刺中肾脏者七日死,刺中肺脏者五日死。刺中膈膜者,损中气之管道,如病虽治好,不足一年必死。施刺之人,要避免中脏者,要熟悉五脏与膈的部位。心脏痛短刺法,从痛的部位前后短针直刺,阴阳通了,立刻不痛,用两支激光笔对成一条水平直线,让病人站在中间可以精确定位。针刺肿病时,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抦。施刺之人必须专心严肃的用针。
刘艳娟
新手
新手
  • UID20190511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1
1384楼#
发布于:2015-11-26 21:2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刘艳娟申请签到,2015112623三皇穴: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脚水肿可以下针,针进去摇一摇,水出来胀痛会舒解掉。经络上下针不能乱摇。
十二条经脉,经脉的脉气完全断绝会产生的现象:太阳的脉气断,眼睛往上翻,角弓反张,面色苍白。头是六阳之会,阳气来自脾胃,皮肤干干的,气就没了。
少阳的脉气断,耳聋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用同气相求治好,一种是经脉虚造成的。眼睛直视,无法转动,手不能握,死前脸色青白。
  阳明的脉气断:口眼乱动,易受到惊吓,脸色发黄。
  少阴的脉气断:面黑牙长,腹胀,大小便不通。
  太阴的脉气断:腹胀,呼吸不畅,呕吐,严重时气往上升,病人出现赤色现象,大小便不通,脸黑无光。
  治病法则:汗法:皮肤表面的用汗法。
            吐法:病在上面的太高了,头面的、鼻子的、喉咙的、肺上方的。
            下法:大小便不通,攻通。
            和解的方法:脏腑、经络之间、肌肉与肌肉之间。
大小便不通:脸色黑,肾脏功能衰弱,把大便通出来,还要恢复肾脏功能。肾好,大肠不好,脸色光亮的,便秘可以找天枢穴。
厥阴的脉气断:中焦发热,心情烦燥,睾丸往上缩。
看症时临床经验很重要,气脉绝呈收缩现象。
脉要精微论:十二刺法:第一刺法:偶刺:治心脾(正面一针,对应的后面一针);短刺:治骨痹,在痛点骨头上磨搓。
中医很讲究阴阳,只要可以分辨阴阳就可以治好病,诊断上分阴阳,药也分阴阳。
保养:清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这时饮食未进,睡觉时阳在四肢,身体为阴。早上起来拿凉水喝,凉水是寒的,四肢的阳会瞬间回头,阳回到胃,胃开始蠕动。早上喝凉水不会有胃病。早上也可用六味地黄丸,手捏一点海盐放水里,凉水把六味地黄丸吃下去。
郑永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114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3
1385楼#
发布于:2015-11-26 22: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报道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郑永丽申请签到
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女人的脸右边是阳,左边是阴,重阳和重阴都表示生机已绝。例如,肝脏,肝里面有阴,有阳,阴阳平衡是常态,如果阳外外走,肝里面没我阳的时候,阴就会凝聚在里面,久了就成湿,阴湿很危险。我们身上皮是阳,肥肉是阴,瘦肉是阳,阴和阳一层一层阴阳平衡。和揆度,奇恒两本书里讲的一样阴和阳要平衡。
如果尺阴脉变的越来越小,寸阳脉变的越来越大,几乎到皮肤表面上来了,即内脏的阳往外走,也就是生命力一直往外走是博脉,脉博动很大时(阳主血主四肢关节)身体会发生手足不遂。是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赢了就阳,输了就是阴。
脉独胜于寸,就是摸脉时,后面的尺脉没有了,是孤阳脉。
脉独胜于尺,阳脉没了,则表示阳气衰竭,是孤阴脉。两者都是凶脉。
血不足时,看手臂阴尺脉这段,脉就会变大,里面是空的,压下去像空的葱一样。
从手腕处关的位置到尺泽这段青筋很多是贫血。
看气色,脸上本来是胃气带一点黄,比较暗,五味入口到胃以后,没有办法化成人血,都会有血不足现象。
虚脉,摸脉是虚的代表里面没有长东西。阳实和阴实就是实脉。本是实脉,把病人从实脉治到虚脉这很好。
病人在从生病回到正常之前都呈现纯虚症,无论是黄帝内经上还是临症上都是这样。
诊要经终论篇,1.2月天阳开始变,地阴开始生讲的是肝脏。3.4月天阳开始运转,地阴往上升,人的气要跟时节走,人气聚脾。5.6月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气聚在头。7.8月主萧杀,阴气开始受损,此际人气在肺中。9.10月阳气开始变冷,地气渐渐向下行,此时人气在心脏。11.12月寒冷与地阴之气合并,人气在肾。尽量不要消耗人气,收藏起来。
春天得病时是在皮肤肌肉交接之处,浅刺出血即可。夏季得病时针刺更细的孙铬,微出血即可。秋季得病时需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而刺,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停止。冬季得病必深,刺法必以背部俞穴为主,病重者针下必深及病处。轻者针下亦浅,用散刺法即可。
诊断和治疗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病在很浅,我们就很浅的治,病的很深,我们就刺的很深。总之就是春夏针浅,秋冬针深(天冷的时候下针可以下到骨头的旁边)。
夏天的时候病在表,春天时针下到脉搏上,没有下到筋,也就是不及,如果力量不够,病不但不好,气还会乱,因为针下去时动到气了,病邪就会趁乱而入。
不及产生的症状是静,例人不讲话,懒言少动。
太过产生的是动,例,情志很高亢,讲话很多。
临床上不用计较太多,因为以前的针粗,现在的针很细。
心藏神,神分阳(魄),阴(魂)。阳主静。魂主动,例如,小孩子梦游。
下针胸腹时不要扎的太深,要斜刺一定要避开五脏,刺到心脏一日便死,刺到脾脏五日便死,刺到肾者七日死,刺到肺者五日死,刺中隔膜就算病好了,也会一年必死。
肚脐到十四椎以下才用直刺。
我们下针度量的方法以横隔为准,横隔有一些在心蔽骨的上面,有一些在肋骨的上面,隔上是心肺,隔下是肝肾脾。以这个做标准。
难经上讲短刺,很短的针,心脏痛,前面下一针,后面正对的位置下一针,一般不穿过肋骨叫短刺。
刺针时不要裸身要盖布,隔布施刺,无效再刺。施针时我们必须严肃用针。针刺肿病时,针出时必须摇针泻气。凡刺经络上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这是刺法大要。
肿的地方一个是形肿,如果手肿起来针下去后摇大针孔。脚踝裸关节肿起来商丘透丘墟摇大针孔都可以。
韩辉
侠客
侠客
  • UID20178008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25
1386楼#
发布于:2015-11-26 22: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韩辉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4、女人的左边是阴,右边是阳。如果看气色的时候,肝青往右边走,阳一直往上加,如果右边往左边走,阴上加阴都不好。肝里有阳和阴,阴阳是平衡,没有阳,阴就会累积成阴实。人身上的肥肉是阴,瘦肉是阳,皮是阳,阴阳互相包着,所以平衡。
5、脉搏动很盛大时,身体发生手足不遂。关脉是阳,尺脉是阴,关脉比较大,里面的脉形走向。如果阴脉越来越小,阳脉越来越大,说明阳要出来了,内脏的动能要出来了。很健康的阳是能对抗外面病邪的,外面的阳就够了,里面的阳不会出来。阳气衰了,阴脉就会过剩,叫孤脉。阳气没了,中空虚而软弱无力,血失不足。不管是孤阴还是孤阳都很危险。脉虚很好治。实脉不好,阳实和阴实都不好。把病人从实脉治为虚脉,说明病情在好转。
第十六篇  诊要经终论
1、农历一、二月份的时候,天气开始走,地阴之气始发,此时人气在肝脏。三、四月份,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聚于脾。五、六月份时,天阳之气正盛,地气升高,此时人之气聚在头。七、八月份时,阴气受损,人之气在肺中。九、十月份时,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人之气在心脏。十一、二月份时,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人之气在肾。动物会冬眠,人也应少消耗掉人体的能量。天气是天阳,地气是地阴。
2、春季得病,可用针刺络脉之处及皮肤上肉交接处,浅刺出血即可。病势严重的会传入脏中,气则环绕在针刺部位,不会深入。
     夏季得病,则用真刺更细的孙络,微出血即可,病邪即会消除,气血循环就会正常。
     秋季中病,则须顺着皮肤肌肉的空隙而刺,全身上下都一致,病人神色变为正常即停止。
     冬季得病必深及病处,病轻者,则针下亦浅,用散刺法即可。冬天寒气重,病深,下腧穴。
     春夏针浅,秋冬会深。春刺下针,会因不及而伤元气。骨头旁边的筋就是春天,夏天就是血脉。针下得不及,病气无法去,正气会受伤害,导致病人不想吃饭。秋冬都是下到骨边,春天刺到秋分,会让人受到惊吓,还容易哭。过和不及,过产生的症状是动,会好动;不及会导致静,少言语。夏刺春分,力量不够,会伤人正气。春刺动分,会把病邪引入体内深处附于脏内。现在的针细,春夏的针下深一点,病人不会有很大反应。
3、心藏神,神分阴阳。阴叫魄,阳叫魂。魄主静,魂主动。所有的病症均是在辨阴阳。针下在胸腹,一定要避开内脏。扎心脏一天死,脾脏五天死,肾脏七天死,肺脏五天死。刺隔膜(横膈),伤及中气之管道,病虽治好,不足一年必死。施诊要避免内脏,要斜刺。
前后针法叫短刺,如心脏痛,在正对的背上位置下针效果很快,但一定不能扎到内脏。天气太冷,不要把衣服脱了,一定要把身体盖住。一定不能隔着布刺。
针刺肿病,必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順之而出。但刺经络上的穴道时,不可摇动针柄。
李宁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1387楼#
发布于:2015-11-26 22: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李宁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学习心得:

一、《玉版论要篇》
1、色之其要
女人左脸为阴,右脸为阳,如果肝青往右走,就是重阳,如果肺白往左走,就是重阴,重阳重阴都是逆症。
如肝里面也有阴阳,如果阳外散了,就会长东西,就是阴实。
如人体的肥肉为阴,瘦肉为阳,皮肤为阳,所以人体的肉都是肥瘦相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揆度,奇恒就是讲阴阳平衡。
2.搏脉痹躄,寒热之交
正常的脉是阳脉浮,阴脉沉,如果阴脉都摸不到,阳脉就要出来了,就是搏脉。孤脉就是实脉,阴实或阳实,都很难治。虚脉好治,因为里面什么都没长,如血不足,脉就变大,因为里面是空的,胳膊尺侧如果青筋很多就是贫血。
身体受到外邪,表面的阳气对抗不了了,五脏的阳气就要出来对抗,赢了就是热,输了就是寒。

二、《诊要经终论》
1.诊断及治疗的要领
顺应天阳地气的变化,顺应四时。动物比人做的好。
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2.针刺之要领
春夏针浅,秋冬针深。春针刺在筋,夏针刺在血脉,秋冬针刺在骨边。以前的针很粗,对深浅和时节很注重,现在的针细,不太会产生气乱的现象。
上工治之在初。诊断治疗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不及产生的症状就是静,少言;过产生的症状就是动,即五脏的气动了,就会情志高亢。因为心神也分阴阳,阴为魄,主静,阳为魂,主动,知动静,则知病之阴阳,因为药分阴阳。
刺胸腹,比避五脏。所以背针要斜刺,十四椎以下直刺。
短刺就是如心脏病,在痛处扎针,在前痛点对应的后背处扎针,前后配合,阴阳达到平衡。
摇针就是泻气。比如手肿了,在八缝处扎针出针时可摇针。商丘透丘墟出针时也可摇针。
贾付民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09
  • 粉丝3
  • 关注0
  • 发帖数110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88楼#
发布于:2015-11-26 22:5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 11月26日作业请审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贾付民申请签到2015/11/25 22集学习心得:

1、  女人面部的气色和男人相反,男人是左阳右阴,女人是左阴右阳,如果女人面上的病色从左往右走,这是重阳,病情在加重。反之,从右向左移动是走浅。阴阳产生不平衡的现象,使其能平衡就是治疗法则。
2、  表是阳,外邪侵犯人体时,表阳同外邪作斗争,如果表阳抵抗不了,内脏的阳气会自动出来加入战斗,如果赢了,会发热,败了会发寒。浑身冷,就是斗败了,外邪侵入人体。
3、  内脏分阴阳,正常时它们是平衡的。例如肝脏,它们的阴阳不平衡了,现在阳往外走,外泄,阴停在里面累积,久了就会便实,就是长东西。
4、  阳就是动能,生命力,主四肢,关节。脉博动很大时,表示寒热交合相争的厉害,这时会出现人的四肢手足不遂的状况。
5、  孤脉,脉独盛于尺,表示阳气已衰减,形大又中虚空,表示血失不足了,是危症。从关口到尺泽这一段如果青筋血管很多,外露就表示这人贫血。
6、  虚脉好治,实脉不好治。实脉多表示里面长了东西。病人从实脉治成虚脉就表示快要康复了,虚症补一段时间就好了。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7、  农历一月、二月,天阳之气始变,地阴之气始生,此时人气在肝脏。三月、四月,天阳已规律运转,地阴之气向上升,人之气则聚于脾。五月、六月时,天阳之气正盛,地气亦升高,此际人之气聚在头。七月、八月时,阴气开始受损,此时人之气在肺中。九月、十月,阴气开始变冷,地气渐向下行,此时人之气在心脏。十一月、十二月时,寒冷之气与地阴之气合并,此际人之气在肾。
8、  春夏秋冬四季不同,针刺治疗时要遵循用针的法则,春夏刺浅,秋冬刺深。过去的针粗,针刺的深浅对病人影响较大,现在的针细,影响相对小了一些。
9、  心藏神,神分阴阳,阴是魄,主静,属肺。阳是魂,主动,属肝。病人的病症很多,重要的是要分清阴阳,并结合节气。
10、              下针要避开内脏。背针都是斜刺,肚脐十四椎以下才可以下直针。
11、              短刺:利用阴阳平衡法治疗胸部痛,身体前后对称下二针,下针很浅。
12、              摇针:下针后晃动针柄。主要用针在肿症上,是泄气。形肿涨时才可以摇,经络上的穴道不可摇针。

灸友24454
会员
会员
  • UID20164454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1389楼#
发布于:2015-11-27 00:01
无意之中看到了,感觉不错
吴泳茵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90楼#
发布于:2015-11-27 06:1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日《黄帝内经》第23课笔记:
孤脉:脉独盛于寸口,则表示阴气已消减。或脉独盛于尺,则表示阳气已衰。形大又中虚空而且软弱无力,表示血失不足。
孤阴脉或孤阳脉都不好治,虚脉好治(因为里面没有实物,从病中到病愈的过程中脉都是虚的)。
体内阳气足的话可以抵挡外邪,当外邪入侵时,体内的阳会出来抗衡,所以脉搏会很盛大,这是寒热交合相争的状态。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要相信大自然,要知道动物的本性是按节气走:一二月人气在肝;三四月人气在脾;五六月人气在头;七八月人气在肺;九十月人气在心;十一十二月人气在肾。
在古时用针法上,因为针较粗所以用针禁忌较多,因为现代的针小了,细了,所以大事项还是要注意的,很多用针范围就广了。凡下针都尽量要避开五脏不要针及,特别是心脏(心藏神,神分阴阳,神阴为魄主静,神阳为魂主动。若针刺到心脏会一日便死)。最重要是记住,春夏针浅,秋冬针深。在春季得病大多病在筋处,下针要到络脉皮肤上肉,刺出血即可;在夏季得病病都在脉搏处,针刺孙络(即四肢末稍,因为末稍气当行)微出血即止;在秋季得病就顺着皮肤腠理空隙而刺,神色变正常即停;冬季得病病在骨头,刺背部俞穴为主,病重深针,病轻浅针。如果春天本应下针到筋处,但却下到了夏针即针到脉搏处,此为不及,动不了正气反而有可能让邪气进入了,症状为静,少言,懒语;如果春天本应下针到筋处,但却下到了冬针即针到骨处,此为太过,邪气入脏,症状为动,情志亢奋。不及与太过都不好。
所谓“从”意思是指熟悉五脏与膈之部位的人,不熟悉五脏膈位之人必会伤及它。施刺之人必须专心严肃的用针。在针刺上有个大法,如遇到形肿的病情时,可摇动针柄,使针孔加大,病邪顺之而出;如刺经络上的穴道就不可以摇动针柄了。
林金兰
贫民
贫民
  • UID2017577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3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91楼#
发布于:2015-11-27 09:24
@深圳-娄北京 中医魔鬼特训班1班林金兰申请签到2015年11月26《黄帝内经》第23节课学习心得                                                    一、女人左边的脸是阴,右边的脸是阳,看气色的时候,一直往右边去,那是阳一直往上加,就是重阳,阳上加阳。从右边往左边正,就是往阴靠,是重阴,阴上加阴。阳上加阳,阴上加阴都是逆症。要阴阳平衡。                       二、关脉是阳,尺脉是阴,关脉比较大。阳脉较浮,阴脉稍小。                    三、孤脉:脉独盛于尺表示阳气衰,阴脉过大,脉形是中空无力,血不足,里面是空,压脉时好像空的一样。               四、诊病的要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正月和二月,天气开始生发,地气也开始萌动,此时人体的肝气与之相应。三月和四月,天气明盛,地气也正发生,此时人体的脾气与之相应。五月和六月,天气旺盛,地气上升,此时人体的头脑之气与之相应。七月和入月,阴气开始出现清肃的现象,此时人体的肺气与之相应。九月和十月,阴气逐渐旺盛,冰冻出现,地气也随之闭藏,此时人体中的心气与之相应。十一月和十二月,冰冻更重,阳气秘藏,地气闭密,此时人体中的肾气与之相应。    五、四季下针法:1春天刺秋分,秋分上面。2夏天得病时刺络俞穴,刺它更细的地方,是孙络,很细微,四肢末梢的地方,放一点血就好了,病邪就会去,因为气当旺。3秋天秋刺皮肤循理,顺着皮肤腠理的空隙刺下去,那等病人气色,神色变为正常,就可以起针。4冬天寒气较重,病会比较深,下针都下在背后俞穴和腹穴上面。           六、人体的五脏之气和天地的阴阳之气的升降相应,所以春天应该针刺经脉散腧穴,深度要达到分肉腠理的部位,见血止针,假如病情比较严重,留针的时间要长些,等经气转布以后再出针,病情较经的也可以留针,但时间要短,等经气循环一周后,既可出针。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392楼#
发布于:2015-11-27 10:15
请签到
杨诚:2015年11月25日,《黄帝内经》22课心得:第十四篇    汤液醪醴篇
1.汤液醪醴的制法
用糯米作原料,用稻秸做燃料,
因为稻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完全符合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
 
2.病人的精神气血对治疗的影响
1)...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393楼#
发布于:2015-11-27 10:15
请签到
郑其赛: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2015.11.25黄帝内经22课学习心得
 
黄帝道:上古时代高明的医生,制成汤液和醪醴,但虽然制好,却备在那里不用,这是什麽道理?岐伯说:古代高明的医生,他做好的汤液和醪醴,是以备万一的,因为上古太和之...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1394楼#
发布于:2015-11-27 10:15
请签到
李焕:1、古人制造出汤液及酒很少使用,因古人恬淡无欲,满足于现状,即使有病,也浅,制造它,只为预防万一也。中古时期,人们道德颓丧,纵欲过度,一旦中病邪,必易深入,要用汤药。今世因人心已乱,环境污染,一般轻剂不能治病,必须用强烈的药混合使用,再加上...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