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楼#
发布于:2015-12-29 19:49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人中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俞募治疗法,这是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你不会仅一个手痛,就用俞募治疗。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而寒症也有下利,吃啥拉出来还是啥,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诸位不要小看这个灸,这个灸真厉害。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再来是会郄治疗, 一般是病人内脏痛, 在止痛的时候用的。下郄穴,我们知道他是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对不对?他病在腑上面,大肠是不是腑,所以是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如果今天有个病人,咳很久,咳得肺部痛了,咳嗽还带血,这很严重,因为支气管都咳破了。你看他有没有肺癌?也没有。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这很痛。我们就扎,肺是内脏,脏的会穴,脏会章门,下了章门以后,你要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就这个意思。这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是这样来的。九针之使用时机我们简单解释一下,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现在诸位就了解了。第二个针是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这是说,我们用这个圆针呢,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所以我现在介绍这九针的使用方法还有时机。这个鍉针呢?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里面没有气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再来就是蜂针。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所以,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铍针呢,扁平的像刀子一样。这是我们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再来诸位看这圆利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这个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比如说,我们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我们从脊椎骨旁边透。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它比较细。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的。最后是火针,火针就是刚刚跟诸位讲的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平常我们用一寸的针,烧两下这个金属就疲乏掉了。你用 28 号针比较粗,虽然扎一次也不行了,但 28 号针至少不会疲乏那么快,它的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九针现在用的人不多,这九针法,买这些针也不方便。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还有放血的三棱针。下堂课要讲子午流注跟灵龟八法,按照节气来开穴,可以买个一般的万年历。我选的这本手册比较方便,你一打开就可以查到今天是什么日子,然后你们还有一个灵龟八法盘,它的反面是子午流注。当我们介绍到针灸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的时候,灵龟八法就是用八卦。到此以后,我们就要开始介绍案例和临床。以后你面临到的病,不见得是你看过的。但是原则原理是一样的。所以,病虽在变化,你的原则并没有改变。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诸位要买时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所以牛角的比较好。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 让它能活血, 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 不会伤到元气, 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那今天呢,我们进入治症,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所有,从古到今的医书,后面都会有治症,那各种医书,切入的角度不一样,针灸,头、面,五官。从头到脚。头部与脑瘤治症我治头痛没有治不好的,不管头痛有多严重。我们看百会,人有一种头痛 ,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 。病人来找你的时侯,不讲那一条经,就说: “我整个头痛” ,因没说那一经,子母补泻搞不清楚,那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下去以后,就是近取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怎么办,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个病人在头痛时,痛得已经受不了,随便你扎,涌泉一下去,整个全头痛马上好。所以,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那偏头痛呢。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呢,我们要下对侧的合谷。对侧的合谷,我痛右边,你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如果,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你可以选择的穴道。一般来说,病人恶心的话,比如你扎中脘,痛就已经去掉,就不用再扎下去了。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
|
1441楼#
发布于:2015-12-29 19:56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人中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俞募治疗法,这是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你不会仅一个手痛,就用俞募治疗。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而寒症也有下利,吃啥拉出来还是啥,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诸位不要小看这个灸,这个灸真厉害。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再来是会郄治疗, 一般是病人内脏痛, 在止痛的时候用的。下郄穴,我们知道他是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对不对?他病在腑上面,大肠是不是腑,所以是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如果今天有个病人,咳很久,咳得肺部痛了,咳嗽还带血,这很严重,因为支气管都咳破了。你看他有没有肺癌?也没有。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这很痛。我们就扎,肺是内脏,脏的会穴,脏会章门,下了章门以后,你要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就这个意思。这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是这样来的。九针之使用时机我们简单解释一下,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现在诸位就了解了。第二个针是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这是说,我们用这个圆针呢,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所以我现在介绍这九针的使用方法还有时机。这个鍉针呢?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里面没有气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再来就是蜂针。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所以,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铍针呢,扁平的像刀子一样。这是我们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再来诸位看这圆利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这个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比如说,我们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我们从脊椎骨旁边透。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它比较细。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的。最后是火针,火针就是刚刚跟诸位讲的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平常我们用一寸的针,烧两下这个金属就疲乏掉了。你用 28 号针比较粗,虽然扎一次也不行了,但 28 号针至少不会疲乏那么快,它的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九针现在用的人不多,这九针法,买这些针也不方便。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还有放血的三棱针。下堂课要讲子午流注跟灵龟八法,按照节气来开穴,可以买个一般的万年历。我选的这本手册比较方便,你一打开就可以查到今天是什么日子,然后你们还有一个灵龟八法盘,它的反面是子午流注。当我们介绍到针灸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的时候,灵龟八法就是用八卦。到此以后,我们就要开始介绍案例和临床。以后你面临到的病,不见得是你看过的。但是原则原理是一样的。所以,病虽在变化,你的原则并没有改变。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诸位要买时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所以牛角的比较好。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 让它能活血, 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 不会伤到元气, 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那今天呢,我们进入治症,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所有,从古到今的医书,后面都会有治症,那各种医书,切入的角度不一样,针灸,头、面,五官。从头到脚。头部与脑瘤治症我治头痛没有治不好的,不管头痛有多严重。我们看百会,人有一种头痛 ,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 。病人来找你的时侯,不讲那一条经,就说: “我整个头痛” ,因没说那一经,子母补泻搞不清楚,那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下去以后,就是近取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怎么办,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个病人在头痛时,痛得已经受不了,随便你扎,涌泉一下去,整个全头痛马上好。所以,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那偏头痛呢。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呢,我们要下对侧的合谷。对侧的合谷,我痛右边,你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如果,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你可以选择的穴道。一般来说,病人恶心的话,比如你扎中脘,痛就已经去掉,就不用再扎下去了。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上一封 下一封« 返回 |
|
1442楼#
发布于:2015-12-29 21:19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沈莉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在胸前和背上,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俞穴和募穴就是俞募治疗。肺气肿、气喘,扎肺俞和中府透云门,云门是肺的募穴。胃口不好,募穴中脘,胃俞,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用在治症上所有的内科病都可以用。当内科病显示是热症,口渴、苔黄、身热,便秘或下利很臭,小便黄。这些热症,用热症。寒症就是完谷不化,苔白,脸色白,口不渴,倦怠,属寒,在俞募穴上灸。 会郗治疗一般针对内脏痛,如果一个人便穴,先血后便,不痛,是内痔;先便后血,痛,为外痔,;还有一种便血和痔疮无关,是血和便和在一起。是大肠发炎,下郗穴。大肠郗穴是温溜,腑会中脘,再扎中脘。会郗治疗就是痛症时候用、炎症时用。如果一个病人咳嗽严重,气管咳破,确定没有肺癌,肺是脏,脏会章门,再下肺的郗穴孔最。 九针的使用时机 1、 针,专门刺热,角膜炎、眼睛红肿、很痛,攒竹、丝竹空、太阳穴、耳尖放血。 2、圆针,在肌肉中间或筋骨中间,消导,顺经补,逆经泻,一般遇到怕针的人和元气大虚的病人。 3、提针,非常长,透针用,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气足才透,可以看合谷穴是否鼓起判断气足否。 4、蜂针就是三棱针,在四肢末梢或背部放血。 5、铍针,扁平的像刀子,治疗脓疱时用。 6、圆利针,治疗痛和酸痛。 7、毫针,很细,一般治内科,用在部位深的地方。 8、长针,七寸,治疗下半身痹症,透法。 9、火针,治痞块,用28号针。 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辩证。 治疗主要的病,旁边附带的病也治好了,附带的病是病根没去,而产生的副症。 针灸治疗系列 梅花针 梅花针的头部有七根针,最好牛角。第一治疗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面积大。要拍重些,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合谷、曲池、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治疗麻痹,手脚没感觉,用梅花针放血活血,它的针头短,不会伤到元气。 头部与脑瘤的治症 全头痛,督脉,百会和涌泉穴 偏头痛,胆经,针对侧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如还噁心,中脘、内关、足三里。 耳后痛,是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穴。 |
|
1443楼#
发布于:2015-12-29 22:14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学习心得
原络治疗时,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左右转,引到气就可以了。 俞募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举例,有人肺气肿,气喘,就扎肺俞,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如有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扎中脘和胃俞。14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出。在内科治症上表现出来的热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黄,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便秘,大便臭小便黄。用针。寒症也有下利,就是食物没有消化,吃什么拉什么,舌白,脸白,病人声音没有力量,怠倦,不爱喝水,寒虚症时用灸。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如痔疮,痔疮分为倆种,先血后便是内痔,先便后血是外痔,要是血便一起三大肠发炎。,大肠发炎时会有大便次数多,肚子痛得症状,下郄穴复溜。腑会中脘,下中脘穴,这就是会郄治疗法,原则上是痛证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如有人咳得肺痛,咳嗽带血,不是肺癌就扎章门和肺经的郄穴孔最穴。 九针的使用时机 1波针,用来刺热的,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举例有人眼睛红肿,痛医生说是角膜炎,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 2。圆针用在俩筋中间的去消导用的,也可以在筋骨,肌肉中间。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主要用在怕针的人,第二是病人元气虚的时候,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3.提针,针非常长,一般是透针用的,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骨等,气虚的人不透。 4.蜂针,就是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和剑头针的区别在与非常锐利,一般用与四肢末梢放血。 5.铍针,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学习心得 原络治疗时,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左右转,引到气就可以了。 俞募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举例,有人肺气肿,气喘,就扎肺俞,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如有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扎中脘和胃俞。14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出。在内科治症上表现出来的热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黄,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便秘,大便臭小便黄。用针。寒症也有下利,就是食物没有消化,吃什么拉什么,舌白,脸白,病人声音没有力量,怠倦,不爱喝水,寒虚症时用灸。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如痔疮,痔疮分为倆种,先血后便是内痔,先便后血是外痔,要是血便一起三大肠发炎。,大肠发炎时会有大便次数多,肚子痛得症状,下郄穴复溜。腑会中脘,下中脘穴,这就是会郄治疗法,原则上是痛证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如有人咳得肺痛,咳嗽带血,不是肺癌就扎章门和肺经的郄穴孔最穴。 九针的使用时机 1波针,用来刺热的,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举例有人眼睛红肿,痛医生说是角膜炎,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 2。圆针用在俩筋中间的去消导用的,也可以在筋骨,肌肉中间。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主要用在怕针的人,第二是病人元气虚的时候,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3.提针非常长,一般用来透针用的,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等,气虚者不用 4.蜂针也叫三棱针,用来放血放脓的。因很锐利,一般用于四肢末梢和背后放血。 5.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 6.圆利针用得比较多,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 7.毫针一般治内科。针细,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最常用。 8.火针用来治痞。 9.长针,最长是7寸,治疗下半身瘫痪用。 |
|
1444楼#
发布于:2015-12-29 22:15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1.俞募治疗:俞募治疗都在胸前和背后。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热症时用针,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 2.会郄治疗: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如大肠有问题取大肠经的郄穴温溜,腑会中脘;支气管炎咳嗽带血取脏会章门,肺经的郄穴孔最穴。 3.九针之使用时机: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第二个针是圆针,叫措摩分肉用,就是说用这个圆针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那为什么会有这个针产生呢,第一个是遇到怕针的人。第二个是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已经虚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时候我们下针是用气来治病,病人没有气了,我们就用这个针来导气。因为你指头比较大,在两个筋你按不进去,所以才会有这针出现。第三个是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穴的时候作透针用的。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里面没有气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第四个是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第五个是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这是我们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第六个是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第七个是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其实针差不多,只是用的部位、深浅,而有不同的名称。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我们用七寸针,扎到他的膈俞,这是治疗下半身瘫痪用。若从督脉,比如说大椎旁开五分,一路刺下去,两针平行的,是专门治疗脊椎骨用的。但第一个因为不好刺,第二个非常不实用。最后是火针。 4.中医太久了,失传了很多东西,有主流的医学观念后,其它的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1.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 2.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 3.头部与脑瘤治症:①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全头痛,取百会穴(天应穴),头还痛扎涌泉。②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同侧太阳透率谷,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③如果偏头痛的人兼有恶心、呕吐,可依次选择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④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⑤额头痛(印堂)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⑥眉棱骨头,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⑦若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 |
|
1445楼#
发布于:2015-12-29 22:1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集心得。
17)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1.俞募治疗法,这是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 2.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 3.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4.例如有人肺气肿、气喘,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在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 5.有的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胃的募穴中脘,再下背后胃俞 6.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 7.内科病的热症,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热症时用针 8.内科病的寒症也有下利,吃什么排泄什么,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 9.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 10.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炎症时用的 11.便血,一种是痔疮的便血,我们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来,后便,最后再排便,这是无痛,完全没有痛的。外痔呢,先便后血,大便排完以后,在擦纸的时候,看 到上面有血,这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所以不是痔疮,可能是大肠发炎 12.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大肠是腑,腑会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 13.有个病人,咳很久,咳得肺部痛了,咳嗽还带血,支气管都咳破了。没有肺癌,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这很痛。肺是内脏,脏会章门,下了章门以后,你要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 18)九针之使用时机 1.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 2.有人眼睛红肿、很痛,医生说角膜炎,热症,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镵针,像个剑头一样。现在拿放血针就很好用,刺破挤一点点血 出来就好了 3.第二个针是圆针,圆针呢,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遇到怕针的人或是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下针是用气来 治病,病人没有气了,我们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4.第三种是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 5.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 6.除了“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7.第四种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 8.镵针跟蜂针不一样,镵针是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三棱针非常的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 9.第五种是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是治疗脓疱 10.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 11.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病人的腿比较大 12.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 13.掌握主流的针灸基础后,若获得一些海外善本,都是帮你锦上添花的。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1)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1.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 2.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就是说用梅花针(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要重一点,)来拍击放血。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 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3.第二种情形是麻痹,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 2)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首先,要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可以选 择的穴道 3.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
|
1446楼#
发布于:2015-12-29 22:2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钱蔚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俞募治疗】主客治疗。专治内科病。俞募治疗都是在背上、胸前和背后。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 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而寒症也有下利,如吃马铃薯就排马铃薯,吃玉米就排玉米出来,吃空心菜就排空心菜出来,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诸位不要小看这个灸,这个灸真厉害。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 【会郄治疗】内脏痛并有炎症,在止痛消炎的时候用的。如大肠炎,腹痛,大肠经郗穴温溜消炎+腑会中脘。如久咳带血,肺经郗穴+脏会章门。 【九针之使用时机】 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用在头面上。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拿放血针,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就好。 如角膜炎,眼睛红肿、很痛,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 圆针,措摩分肉用,用圆针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在两个筋的中间消导,顺着经来搓它,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 使用,第一个是遇到怕针的人。第二个是病人已经元气虚、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时候下针是用气来治病,病人没有气,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不透(透也没有用,里面没有气)。 “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 蜂针,就是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非常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 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 圆利针,最常用,是治疗痛及酸痛用。 毫针,最常用,也是长针,很细,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其实针差不多,只是用的部位、深浅,而有不同的名称。 长针,长七寸。治疗下半身麻痹。 火针,用来治痞的。比较粗。 有个主流的针灸基础后,不管走到那,若获得一些海外善本,都是帮你锦上添花的。遇到一个东西到底有效没效,有主流的医学观念后,你就知道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了。以后面临到的病,不见得是看过的,但是原则原理是一样的。病虽在变化,原则并没有改变,治疗法则仍是一样的。在治疗后,不同的病也都好了。同时,在治疗这主要的病好后,旁边附带的病也治好了。很多附带的病,实际上是病根没有去而产生的副症。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 使用的时机: 1、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 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牛角的最好,另一种钢的敲的很痛。拍击的时候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2、麻痹,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 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 头部与脑瘤治症 生理上的头痛一定有办法治好,不管头痛有多严重。 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近取穴。 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头顶痛,眼睛痛,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几乎头顶痛、全头痛,先下百会,再下涌泉,无所不治。 偏头痛: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下对侧的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如果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是可以选择的穴道。一般来说,病人恶心的话,扎中脘,痛就已经去掉,就不用再扎下去了。 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只有三焦经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
|
1447楼#
发布于:2015-12-29 22:3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1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法,这是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举例,有人肺气肿、气喘,这个也不用问多久了。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在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如,有的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胃的募穴中脘,再下背后胃俞。小孩子呢?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你如果只扎中脘,没有扎背后的胃俞,这就不是俞募治疗。 所以,用在治症上,所有的内科病都可以。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而寒症也有下利,如吃马铃薯就排马铃薯,吃玉米就排玉米出来,吃空心菜就排空心菜出来,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诸位不要小看这个灸,这个灸真厉害。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大便出来,便血,我们有痔疮的便血。痔疮的便血我们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来,后便,最后再排便,这是无痛,完全没有痛的。外痔呢,先便后血,大便排完以后,在擦纸的时候,看到上面有血,这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所以不是痔疮,可能是大肠发炎。大肠发炎的时候,血和大便是混合的,有时大便一天二十次到三十次都有。上完又要跑去上。肚子又痛。我们先不要讲药,我们用针灸做。下郄穴,我们知道他是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对不对?他病在腑上面,大肠是不是腑,所以是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2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 现在诸位就了解了。举例给你听,有人眼睛红肿、很痛,医生说角膜炎,那怎么办?热嘛!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镵针,像个剑头一样。现在拿放血针就很好用,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就好了 第二个针是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这是说,我们用这个圆针呢,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我现在举例,这个手腕横纹及两个筋的中间,上二寸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如果在两个筋的中间,我们用这个圆的针,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那为什么会有这个针产生呢,第一个是遇到怕针的人。第二个是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已经虚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时候我们下针是用气来治病,病人没有气了,我们就用这个针来导气。因为你指头比较大,在两个筋你按不进去,所以才会有这针出现。 这个鍉针呢?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里面没有气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所以,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诸位下课可以看看那个针。 再来是铍针。铍针呢,扁平的像刀子一样。这是我们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再来诸位看这圆利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这个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病人的腿比较大。其实针差不多,只是用的部位、深浅,而有不同的名称。 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比如说,我们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我们从脊椎骨旁边透。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它比较细。三棱针就是放血用的。最后是火针,火针就是刚刚跟诸位讲的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平常我们用一寸的针,烧两下这个金属就疲乏掉了。你用28号针比较粗,虽然扎一次也不行了,但28号针至少不会疲乏那么快,它的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 什么叫温针呢?就是针放到嘴巴里面,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 3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 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诸位要买时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所以牛角的比较好。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第二种情形是麻痹,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 4头部与脑瘤治症人有一种头痛,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病人来找你的时侯,不讲那一条经,就说:“我整个头痛”,因没说那一经,子母补泻搞不清楚,那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下去以后,就是近取穴。 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怎么办,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个病人在头痛时,痛得已经受不了,随便你扎,涌泉一下去,整个全头痛马上好 那偏头痛呢。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呢,我们要下对侧的合谷。对侧的合谷,我痛右边,你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如果,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你可以选择的穴道。 去了。 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若病人来,说我印堂这痛,额头这里痛,这个额头痛怎么扎,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快到什么程度,扎下去一感到酸,痛就去掉了。这些头痛几乎都是这样子,针下去头痛马上去掉,没有不会好的,除非扎错穴。 若遇到一个病人眉棱骨头,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我们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比如说痛在左边,就下右边。两边都痛,就扎两边。 若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那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我们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
|
1448楼#
发布于:2015-12-29 22: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文杰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集心得
一.治疗法则 1.俞募治疗法: 专门治疗内科病,胸前后还有背后,每个内脏都有俞穴和募穴, 比如有个人气喘,不管多久,肺的俞穴,还有募穴中府。小孩不想吃饭,就下中脘和胃俞,14岁以下不留针, 内科病呈现是热病用针,寒证,吃什么排什么,是寒证就用灸,灸尤其用于毒蛇咬伤,破伤风, 2.会郄治疗法:内脏痛证,有止疼消炎作用,比如说有人便血,(不是痔疮便血,痔疮便血分为先血后便,不痛,和先便后血,痛) 血和便混合到一起就是大肠的炎症,一天大便20-30次,腹痛, 郄穴,止痛,大肠经的温溜,中脘穴上, 咳嗽久而且带血,用章门加孔最 3.九针的使用时机: 1.蚕针 刺热用的,点刺放血 眼睛红肿热痛时在攒竹点刺放血 2.圆针 在肌肉中间,骨头中间,一般用于元气很虚,用针导气,还有就是怕针的人 3.堤针 长针,透穴用的,透穴用的,气足的时候透,气虚不透,一般合谷穴凸出来才就是气足 4.蜂针 三棱针,放血用的,蚕针在头面部放血用,三棱针很瑞利, 5.铍针 像刀子一样,刺脓疱时用 6.圆利针 常用,治疗酸痛 7.毫针 最常用 8.长针 用于透法,比如腿比较大,最长的是长针,长7寸,一种透法,下半身麻痹,从 脊椎骨旁开5分处透针,一之从大椎旁开5分处一直透到隔俞旁开5分处,治疗下半身麻痹用, 9.火针:较粗 九针现在使用的人不多, 温针,就是把针放到嘴里温热,温度够了再下针,现在不用 二,针灸治疗系列 1.梅花针 使用时机:治疗皮肤病,很痒梅花针拍击放血,牛角的好,放血后,再在委中穴放穴,下针比如合谷,三阴交,曲池,血海,筑宾 麻痹的时候 点刺放血,活血,针头很短,不会伤到气, 2.头痛 全头痛 整个头部痛 百会下针 下针后还疼痛扎涌泉, 偏头痛 胆经上面,首先下对侧的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如果兼恶心,呕吐,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耳后痛 三焦经 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穴,印堂痛扎中脘,眉棱骨痛扎奇穴(阴陵骨下1寸肾关,)脑后面头痛或者颈项,下天应穴还有同侧的天柱穴,初痛,背后膀胱经上扎束骨,久痛扎委中 |
|
1449楼#
发布于:2015-12-29 22:4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赵芳芳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在胸前和背后。 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例如: 治疗气喘,用肺腧+中府穴(中府穴斜刺透到云门) 胃口不好,用胃俞穴+中脘穴 内科病显现热症时可选下针,而表现为寒症时可选灸。 热症表现为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发黄、全身脸赤红、大便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等。 寒症表现为大便时食物未被消化(吃啥拉啥)、舌苔发白、脸色发白、倦怠、声音没有力量等。 会郄治疗 在内脏痛症、炎症、止痛的时候用的。 例如: 血和便混合排出的大肠炎症,大便次数很多。选用大肠的郄穴温溜穴+中脘穴(腑会中脘) 久咳并咳中带血时,选用肺经郄穴孔最穴+章门穴(脏会章门)治疗。 九针之使用时机
子午流注跟灵龟八法、万年历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牛角的比较好 治疗皮肤病,先用梅花针点刺放血再拔罐。再可配合委中放血,下针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穴等。 治疗麻痹(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 头部与脑瘤治症 头部有手三阳、足三阳共六条阳经经过。
|
|
1450楼#
发布于:2015-12-29 22:5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游南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一、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1、俞募治疗法:就是主客治疗,专门治疗内科病。 2、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3、俞募治疗法在治症上所有内科疾病都可以,当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而寒症也有下利,吃啥拉出来还是啥,就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 4、在俞募治疗法用灸时,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5、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 在止痛的时候用的。下郄穴,我们知道他是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病在腑上面,所以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 6、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如果今天有个病人,咳很久,咳得肺部痛了,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我们就扎脏的会穴章门,后再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就是会㕁治疗法; 二、九针之使用时机 1、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点刺放血的意思; 2、第二个针是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用这个圆针,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如手腕横纹及两个筋的中间,上二寸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在两筋之间,圆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筋之间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是补,逆经搓是泻;用于第一、怕针当的人,第二、病人已元气虚,用它来导气; 3、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透也没有用啊。里面没有气在那。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4、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的是我们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 5、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 6、圆利针,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 7、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比如说,我们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我们从脊椎骨旁边透。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毫针和圆利针,因为它比较细; 8、火针:火针就是用来治痞的,火针它的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 9、九针现在用的人不多,这九针法,买这些针也不方便。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等都有,还有放血的三棱针; 10、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三、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1、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梅花针就像个榔头一样,诸位要买时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2、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我们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 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 不会伤到元气; 3、治症:中医不叫治病,叫治症; 四、头部与脑瘤治症 1、治头痛不管头痛有多严重:①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 ;百会穴下针,下去以后,就是近取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就再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所以,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②偏头痛: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要下对侧的合谷(对侧的合谷,我痛右边,你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如果,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般来说,病人恶心的话,比如你扎中脘,痛就已经去掉,就不用再扎下去了;③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
|
1451楼#
发布于:2015-12-29 22:55
@教官-南京-李宁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芬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募治疗法: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 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募穴,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 举例,有人肺气肿、气喘,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在扎胸部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 有的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胃的募穴中脘,背后胃俞。小孩子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你如果只扎中脘,没有扎背后的胃俞,这就不是俞募治疗。 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的时候,热症很多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这些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 寒症也有下利,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这些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 尤其是在灸毒蛇咬伤的时候、破伤风的时候,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会郄治疗法: 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大肠是腑,所以是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病人咳很久,咳得肺部痛了,咳嗽还带血,因为支气管都咳破了。看他有没有肺癌?也没有。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就扎,肺是内脏,脏的会穴-----脏会章门,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这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是这样来的。 九针之使用时机 九针的图 第一个是镵针,专门刺热用的。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 举例:有人眼睛红肿、很痛,医生说角膜炎。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镵针,像个剑头一样。刺破挤一点点血出来就好了。 第二个针是圆针,用这个圆的针,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为什么会有这个针产生呢?第一个是遇到怕针的人。第二个是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第三个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针的时候,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 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除了你“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第四个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 镵针跟蜂针不一样,镵针用在头面上,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这个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这个三棱针,就很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 第五个铍针,铍针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 第六个圆利针: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这个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一般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我们用长针。比如说阴陵泉透阳陵泉。 第七个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有一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从脊椎骨旁边透。若从督脉,大椎旁开五分,一路刺下去,两针行平的,是专门治疗脊椎骨用的。 第八个是火针,火针就是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用 28 号针比较粗,至少不会疲乏那么 快,它的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 什么叫温针呢?就是针放到嘴巴里面,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现在不要这样做了,没有消毒的观念。 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前头有七支针在,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皮肤病就是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 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 头部与脑瘤治症 有一种头痛 ,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我们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是近取穴。 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那痛就会消失掉,几乎头顶痛、全头痛,它是无所不治。 偏头痛。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首先下对侧的合谷。痛右边,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 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你可以选择的穴道。 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我们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
|
1452楼#
发布于:2015-12-29 23:0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程晓平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十六、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一)俞募治疗:都在胸前、后背治疗,专治内科病。 1.俞:所有的经、内脏;募:内脏。 例:肺气肿、气喘:针肺俞、中府透云门。 胃口不好:胃俞、中脘。 2.热症:口渴,舌黄,面红,下利(味大)或便秘,小便黄; 寒症:不口渴,舌苔白,面白,倦怠,无力,下利(不消化)。 寒症虚症时,俞募治疗法灸比针更好。 (二)会郄治疗:病人兼有内脏痛、炎症时,止痛。 例:大肠炎便血时,肚痛、血便混合:针会穴中脘(大肠为腑,腑会中脘),大肠经郄穴温溜。 咳血、肺痛:针会穴章门(肺为脏,脏会章门),肺经郄穴孔最。 十七、九针之使用时机 1.镵针:专门刺热,即放血,点刺放血,主要用在头面部。 例:眼睛红肿、痛(角膜炎):为热症,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放血。 2.圆针:措摩分肉用,不是扎进去,而是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导气。 例:内关穴,在两个筋的中间,用圆针在两个筋的中间,顺经搓为补,逆经搓为泻。 使用时机:一为怕针的人;二是病人元气已虚、用圆针导气。 3.鍉针:很长,一般是透针用。气足才用透针法,气虚不透。 4.蜂针:即三棱针,放血、放脓。主要用在四肢末梢或后背放血。 5.铍针:治疗脓疱。 6.圆利针:最常用,治疗痛、酸痛。 7.毫针:也是长针,很细,一般用在内科,病比较深时。较常用。 8.长针:最长的针,用在治下半身麻痹(从脊椎骨旁边透)。不建议用。 9.火针:治痞。一般用28号针。 万年历+灵龟八法盘(反面是子午流注)。 要体会针灸的精神。病千变万化,治疗的原则原理是一样的。要先立症再立法则,而不是立病,不要看病名冶病,而是八纲辨症。治症而不是治病。 第六章:针灸治症系列 一、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选用牛角的梅花针。 使用时机: 1.皮肤病:如牛皮癣,用梅花针拍击放血后,再委中放血,最后再针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等。 2.麻痹症: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可以活血。梅花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 二、头部与脑瘤治症 (一)生理上的头痛不管多严重,都可以治好 1.全头痛、头顶痛:针百会、涌泉,无所不治。 手三阳、足三阳共六条阳经都经过头部。全头痛时间,近取穴天应穴百会;百会针后痛还在,针涌泉。 2.偏头痛:一般在胆经上,下对侧合谷,再同侧太阳透率谷。 偏头痛同时有恶心、呕吐:加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等。 3.耳后痛:是三焦经上,初痛为实,子穴天井泻之;久痛为虚,母穴中渚补之。 4.印堂痛、额头痛:中脘。中脘是治前额痛的大穴。 5.眉棱骨痛:针对侧奇穴肾关(阴陵泉下一寸处)。 6.后脑痛,在脑后、颈项处:一般在膀胱经上,天应穴下针:可近取穴同侧天柱;初痛,子穴束骨泻之;久痛,母穴委中补之。 |
|
1453楼#
发布于:2015-12-29 23:03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任立业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号《针灸大成》第61课学习心得
一、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1、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俞募治疗都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为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我们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举例,有人肺气肿、气喘,这个也不用问多久了。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在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这是俞募治疗。内科病有热症时用针,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 2、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在止痛的时候用的。如: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大肠是腑,所以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所以,我们用会穴同时配合他的郄穴下针。下针的时候,这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治疗法原则上就是痛症的时候用的,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二、九针之使用时机 1、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门刺热用的。所谓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点刺放血的意思。有人眼睛红肿、很痛,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时候,我们就用这个镵针。 2、圆针,为什么叫措摩分肉用,使用时机第一个是遇到怕针的人。第二个是病人已经元气虚的时候,已经虚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这时候我们下针是用气来治病,病人没有气了,我们就用这个针来导气。 3、鍉针,针非常的长。一般是透针用的。透穴的时候,比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有很多的透法。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了。 4、蜂针,就是所谓的三棱针。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就很锐利,非常的锐利,我们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 5、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这是我们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 6、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一般来说,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这个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的,像毫毛一样。 7、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是专门治疗脊椎骨用的。 三、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所以可用梅花针来拍击。第二种情形是麻痹 ,所谓麻痹的时候,就是手脚没有感觉。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主要的使用时机。 四、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先下百会,再下这个涌泉,那痛就会消失掉,几乎头顶痛、全头痛,它是无所不治。 2、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所以我们治症,一定在胆经上面治,下对侧的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我们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3、耳朵后面痛,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中医的可贵之处在于灵活,学习中医不能拘泥关键在于“悟”字 |
|
1454楼#
发布于:2015-12-29 23:1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六十一课学习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募治疗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专治疗内科病。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后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 举例子:肺气肿,气喘,扎肺俞,中府斜透云门,胃口不好,扎胃俞。 在治症上热症如嘴巴燥热,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都是热症下针治疗;如寒症也有下利,吃什么拉什么,即是食物不消化。舌苔白,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用灸。毒蛇伤,破伤风,针力不及,用灸最好。都是俞募治疗。 外痔先便后血,内痔先血后便。如大肠发炎,下郄穴的温溜,中脘是胃的募穴,用郄治疗。有痛症,炎症时使用。 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是镵针,专门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 第二个针县圆针,措摩分肉用,不是直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 鍉针:针非常长,一般针用的。透穴时,如养老透间使等等…… 透针时一般是气足时透,气虚不透。 锋针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三棱针很锐利,在四肢末梢放血,戓者在背后上放血。 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 圆利针,毫针都是治疗痛及酸痛。毫针也长针,针细,像毫毛一样,治内科。 长针长七寸,治疗下半何不瘫痪,脊椎骨,平常两边刺。 火针治疗治痞,火针比较粗,平时一寸针烧两下这个金属就疲乏掉了。 28号针比较粗,下针进度快,九针不常用,平时常用的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圆利针,放血片。 温针就是针放到嘴里面等温度够了,再下针。治主要的病心好后,旁边附带的病也治好了,这是中医。很多附带的症,实际上是病根没有去,而产生的副症,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辩证。 梅花针(治皮肤病痹症) 梅花针所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时机第一个皮肤病,拍击放血。梅花针分牛角最好,另一种钢的,敲得很痛,像皮肤癣,委中放血,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第二种是麻痹,手脚没有感觉,放血,活血。梅花针的好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使用时机。中医不叫治病而叫治症。 头部与脑瘤治症 人有一种头痛,全头痛,整个头痛,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治)整个头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下去后近取穴。百会针穴还头痛,扎涌泉,头痛马上好。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穴,涌泉可以下针。撞伤到头部,先下百穴,再下涌泉。那痛就会马上消失。几乎所有头顶痛,全头痛,它是无所不治。偏头痛一般在胆经上治疗,下对侧的合谷,痛右边,扎左边,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又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可以选择穴道。 耳后痛,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圠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你中渚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