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霞
会员
会员
  • UID2014766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455楼#
发布于:2015-12-29 23:17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海霞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六十一课学习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募治疗在背上,在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专治疗内科病。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后的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
举例子:肺气肿,气喘,扎肺俞,中府斜透云门,胃口不好,扎胃俞。
在治症上热症如嘴巴燥热,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都是热症下针治疗;如寒症也有下利,吃什么拉什么,即是食物不消化。舌苔白,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用灸。毒蛇伤,破伤风,针力不及,用灸最好。都是俞募治疗。
外痔先便后血,内痔先血后便。如大肠发炎,下郄穴的温溜,中脘是胃的募穴,用郄治疗。有痛症,炎症时使用。
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是镵针,专门刺热,就是放血的意思。
第二个针县圆针,措摩分肉用,不是直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
鍉针:针非常长,一般针用的。透穴时,如养老透间使等等……
透针时一般是气足时透,气虚不透。
锋针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三棱针很锐利,在四肢末梢放血,戓者在背后上放血。
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
圆利针,毫针都是治疗痛及酸痛。毫针也长针,针细,像毫毛一样,治内科。
长针长七寸,治疗下半何不瘫痪,脊椎骨,平常两边刺。
火针治疗治痞,火针比较粗,平时一寸针烧两下这个金属就疲乏掉了。
28号针比较粗,下针进度快,九针不常用,平时常用的毫针一寸,一寸半,二寸,四寸,圆利针,放血片。
温针就是针放到嘴里面等温度够了,再下针。治主要的病心好后,旁边附带的病也治好了,这是中医。很多附带的症,实际上是病根没有去,而产生的副症,所以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辩证。
梅花针(治皮肤病痹症)
梅花针所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时机第一个皮肤病,拍击放血。梅花针分牛角最好,另一种钢的,敲得很痛,像皮肤癣,委中放血,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第二种是麻痹,手脚没有感觉,放血,活血。梅花针的好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这是使用时机。中医不叫治病而叫治症。
头部与脑瘤治症
人有一种头痛,全头痛,整个头痛,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治)整个头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下去后近取穴。百会针穴还头痛,扎涌泉,头痛马上好。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这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穴,涌泉可以下针。撞伤到头部,先下百穴,再下涌泉。那痛就会马上消失。几乎所有头顶痛,全头痛,它是无所不治。偏头痛一般在胆经上治疗,下对侧的合谷,痛右边,扎左边,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又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可以选择穴道。
耳后痛,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圠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你中渚穴。
梁玉英
贫民
贫民
  • UID20186332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46
1456楼#
发布于:2015-12-29 23: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梁玉英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1俞募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法,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治内科病,俞募治疗在背上,胸前和背后。筋络 内脏都有俞穴,内脏都有募穴,同时用募穴跟俞穴,是俞募治疗。肺气肿、气喘,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是俞募治疗。胃的募穴中脘,背后胃俞。只扎中脘,没扎胃俞,不是俞募治疗。内科病显现出来的是热症,热症的症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脸赤红,大便下利或便秘,小便是黄的,是热症,热症时用针。寒症也有下利,吃马铃薯就排马铃薯,食物没有消化,舌苔是白,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属寒症、虚症,用灸。俞募治疗法用灸。在灸毒蛇咬伤,破伤风时,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会郄治疗,是病人内脏痛,止痛。病人便血,有痔疮的便血。痔疮的便血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后便,无痛。外痔,先便后血,痛。便血,跟痔疮没关,是血和便合在一起,是大肠发炎。大肠发炎的时候,血和大便是混合的,有时大便一天二十次到三十次都有。针灸做。下郄穴,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病在腑上面,下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会穴配合郄穴下针。下针两个穴道同时用,称之为会郄治疗法。会郄治疗法原则上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2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专门刺热用的。刺热是放血,点刺放血的意思。有人眼睛红肿、很痛,医生说角膜炎,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的时候,用镵针,像个剑头一样。
第二个针是圆针,措摩分肉用圆针,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如手腕横纹及两个筋的中间,上二寸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用圆的针,不是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
鍉针,针非常的长。透针用的。透穴,如说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透针,一般是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不透。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蜂针,是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镵针跟蜂针不一样用在头面上,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剑头,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三棱针,很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放血,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的。
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的用的。圆利针,还有毫针。圆利针,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毫针是长针,针很细,像毫毛一样。是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用长针。阴陵泉透阳陵泉。针差不多,用的部位、深浅,而有不同的名称。
最长的是长针,长七寸。透法用,半身麻痹,从脊椎骨旁边透。最常用是毫针和圆利针,细。三棱针是放血用的。火针,火针就是用来治痞的。火针比较粗一点,平常用一寸的针,烧两下这个金属。8号针较粗,至少不会疲乏那么快,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
温针是针放到嘴巴里面,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
3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梅花针,有七支针在前面,用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区域大,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用梅花针来拍击。
梅花针像个榔头,牛角的最好,钢的,敲的很痛。拍击时,轻的话它血出不来,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
第二种情形是麻痹是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活血,梅花针,不会伤到元气。
4头部与脑瘤治症人有一种头痛,全头痛,整个头都痛。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头疼,子母补泻不清,百会穴,天应穴,百会穴下针,是近取穴。
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
路顺利
贫民
贫民
  • UID20187346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48
1457楼#
发布于:2015-12-29 23:46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路顺利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1、主客治疗法则:
原络治疗法则,直接平补平泻即可。
大肠主,肺为客。大肠经疾病时,可以肺为客来治疗。
2、俞募治疗法则
内科病。用经络的俞穴和募穴治疗。胃口不好,胃的募穴中脘,背后胃俞穴。小孩子14岁下不留针,直进直出。
内科病显示出来热病时,大便干或下利,大便浓臭,小便黄,嘴巴干,脸红等;寒症则不消化,脸苍白,舌苔白,不口渴,无力气。内科病热症时用俞募治疗法则,寒症时用俞募治疗法则灸。
3、会郄治疗法则
一般治内脏痛,止痛的作用。痔疮便血分内、外两种,内痔先血后便,无痛;外痔先便后血,有痛。还有是血和便混合在一起,则是大肠炎。有时大便一天甚至有20-30次。大肠经的郄穴温溜穴就可以止痛。大肠腑的会穴是中脘。会穴配合郄穴下针,就是会郄治疗法则。肺痛,脏会穴章门,肺经郄穴孔最穴一起下针。
4、九针的使用时机
放血针,刺热就是点刺放血。角膜炎, 丝竹空、太阳穴放血。
圆针,导气用,皮肤上搓,顺经刮是补,逆经刮是泻。
透穴针,长针,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气足时透,气虚不透。合谷可看气,合谷凸气就很足。
锋针,三棱针,锐利,放血放脓用。
铍针,扁平像刀,刺到脓疱处用。
毫针长针,背后下针,沿着皮下针七寸,治疗下半身瘫痪用。非常不实用。
火针,治脾,比较粗,不容易疲劳。
九针用得不多,最常买到的是毫针。
5、灵龟八法
按照节气来开穴。灵龟八法盘与万年历必备。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所以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针灸治症临症
1、梅花针
梅花针前有七只针。皮肤病时用梅花针放血,面积大入皮肤浅。最好买牛角的,拍击重一点。合谷、曲池、委中、三阴交等处均可用。手脚麻痹时也可用梅花针放血,好处是针头短,不会伤元气。
2、头部与脑瘤证
全头痛,针百会,近取穴,还痛针涌泉;
偏头痛,治胆经。扎对侧合谷穴,同侧的太阳透率谷穴。附加呕吐,可针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耳后痛,治三焦经。初痛扎天井穴,久痛扎中渚穴。
张丽
新手
新手
  • UID20183028
  • 粉丝2
  • 关注1
  • 发帖数88
1458楼#
发布于:2015-12-30 00:35
@教官-南京-李宁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张丽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学习心得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8-00:32:02)
俞募治疗法,是主客治疗。俞幕治疗法专治内科病。不会仅一个手痛,就用俞募治疗。
在背上,胸前和背后,叫俞募治疗。因所有经及内脏都有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募穴,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有人肺气肿、气喘,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是俞募治疗。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胃的募穴中脘,再下背后胃俞。小孩子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如只扎中脘,没扎背后的胃俞,就不是俞募治疗。
用在治症上,所有内科病都可。当内科病显现的是热症时,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便秘,大便出来时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小便黄,热症时用针。寒症也有下利,如吃马铃薯就排马铃薯,吃玉米就排玉米出来,吃空心菜就排空心菜出来,就是食物没消化,舌苔是白,脸色是白的,不口渴,倦怠,声音没力,属寒症、虚症时,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在灸毒蛇咬伤,破伤风时,针力不及,用灸最好。这是俞募治疗。
会郄治疗,一般内脏痛,在止痛时用的。大便出来,便血,有痔疮的便血。痔疮的便血分内跟外,内痔的便血是先血,先拉很多血出,后便,再排便,是无痛,外痔先便后血,大便排完后,在擦纸时,上面有血,是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关系,是血和便合在一起,不是痔疮,可能是大肠发炎。血和大便是混合的,大便一天二十次到三十次都有。上完又要跑去上,肚子又痛。用针灸做。下郄穴,是大肠有问题,大肠经的郄穴是温溜,病在腑上,大肠是不是腑,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用会穴同时配合郄穴下针时两穴时用,称会郄治疗法。原则上就痛症时用,有痛症、炎症时用的。
咳很久,肺部痛了,咳嗽还带血,很严重,因支气管都咳破了。没有肺癌,就是咳嗽带了很多血很痛。肺是内脏,脏的会穴,脏会章门,下了章门后,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这是脏会章门,腑会中脘。
九针之使用时机
第一个是镵针,看起来头像剑一样,专刺热用的。就是放血,点刺放血之意。
眼睛红肿、很痛,医生说角膜炎,是热在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就是太阳穴、耳尖放血。放血时,用镵针,像个剑头一样。放血针很好用,刺破挤一点血出来就好。
第二个针是圆针,措摩分肉用,手腕横纹及两个筋的中间,上二寸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如在两个筋的中间,用圆针,不扎进去,是在两个筋的中间,去消导它,顺着经来搓它时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有这个针产生,一是遇到怕针的人。二是病人已经元气虚时,没力气了,下针是用气来治病,没气了,用这个针来导气。指头较大,在两个筋按不进去,才会有这针出现。
鍉针非常的长。一般透针用。透穴时,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很多透法。透针时,是气足时才透,气虚不透,透也没用,里面没气在那。除了“望”可知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按合谷,是气穴,凸出来,气很足,凹下去,气就不够了。
蜂针,就是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镵针跟蜂针不一样是用在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用剑头,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三棱针很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蜂针像个扁钻一样,三角形。
铍针扁平的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时用的。圆利针,最常用的就是这个,还有毫针。圆利针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毫针也是长针,针很细像毫毛一样。治内科,用在病较深时,用长针。阴陵泉透阳陵泉,腿比较大。针差不多,只是用的部位、深浅,而有不同名称。
最长的长针,长七寸。有种透法,当下半身麻痹从脊椎骨旁边透。
火针就是用来治痞的。火针较粗一点,平常用一寸针,烧两下金属就疲乏了。用28号针较粗,扎一次也就不行了,但至少不会疲乏那么快,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快,也不会扭曲。
温针就是针放到嘴巴里,等到温度够了再下针。
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的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的时机,一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因区域大,用三棱针,有时会扎太深,有时又太浅,可用梅花针来拍击。
梅花针像个榔头一样,买牛角的最好,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拍击时,轻的话血出不来,要重一点,像皮肤癣,委中放血,再下针。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皆可。
第二种是麻痹时,手脚没感觉用梅花针放血,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针头很短,不会伤元气,这是主要使用时机。
头部与脑瘤治症人有种头痛,全头痛,整个头都痛。头有手三阳,足三阳经过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整个头痛因没说哪一经,子母补泻搞不清,那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百会穴下针就是近取穴。
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很清凉.偏头痛是在胆经上,治症,定在胆经上治,要下对侧合谷,痛右边,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的治症,这样就够了,偏头痛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可选择的穴道。

有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印堂痛,额头痛就扎中脘,中脘是治前额痛的穴道,扎了下去一感到酸,痛就去了。头痛都是这样子,针下去头痛马上消.
眉棱骨头,在眉下方骨头痛,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一寸的肾关穴。痛在左,就下右。两边都痛,就扎两边。
若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都方。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之地,是近取穴,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李丽
贫民
贫民
  • UID20183558
  • 粉丝1
  • 关注1
  • 发帖数94
  • 社区居民
1459楼#
发布于:2015-12-30 01:2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李丽申请签到 2015年
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5.原络上下针,没有特殊的补泻,就是捻针,左右转,引到气。肺经的实症,不想下尺泽,可以用原络治疗,在原穴下针,和大肠经的络穴下针。
俞募治疗和会郄治疗
1.俞募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在胸前和背后下针。所有的经有俞穴,每个内脏都有它的募穴,同时使用俞穴和募穴,就是俞募治疗。比如肺气肿,气喘,不管多久,扎肺的俞穴,第三椎外开一寸半,再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是肺的募穴。病人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下胃的募穴中脘,再下背后胃俞。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出。2.内科病是热症,比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便秘,大便浓臭,小便黄,用针。寒症也有下利,吃东西不消化,舌苔白,脸色白,不口渴,倦怠,声音无力,属寒症虚症,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用灸。尤其毒蛇咬伤,破伤风,针力不及,用灸最好。3.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止痛用的。比如大便便血,痔疮便血。痔疮便血分内外2种,内痔便血是先血后排便,无痛的,外痔是先便后血,这是痛的。还有一种便血,血和便一起,可能是大肠发炎,这个痛。下郄穴,大肠经的郄穴温溜,病在腑大肠,再下针中脘穴,中脘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腑会中脘。郄穴同时会合会穴治疗,就是会郄疗法。原则上是用痛症炎症时用。4.病人咳嗽很久,带血,很痛,扎针章门穴,脏会章门。再下肺经郄穴孔最。
九针使用时机
1.鑱针,看起来头像剑,点刺放血用。有人眼睛红肿,很痛,是热,在攒竹,丝竹空,太阳穴耳尖放血。现在用放血针,刺破挤一点点血。2.圆针,是用在病人元气虚的时候,或者用怕针的病人时候用,不是扎进去,是在穴道的经络上,顺着经搓是补,逆经搓是泻。3.醍针,针长,一般透针时用。比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一般人气血足的时候才透。除了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突出,气很足,合谷凹下去,气就不够。4.蜂针,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用。鑱针放血用在头面部,针头小,不容易扎很深,适合头面部。三棱针,非常锐利,在四肢末梢放血用,或在背后放血。5.铍针,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时候用。6.圆利针,最常用。治疗痛及酸痛时用。7.毫针,最常用,长针,很细,一般是治疗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8.长针用于透针,比如治疗下半身麻痹,用七寸针,扎膈俞。若从督脉,比如说大椎旁开五寸,一路刺下去,两针行平的,专门治疗脊椎骨。9.火针,用来治痞。比较粗一点,烧不变形,下进去不会扭曲。10.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放血的三棱针也不用了,用放血针。11.掌握主流的针灸手法,就知道原则原理,病在变化,处理的原则没有变,治疗法则一样。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辩证。
第六章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
梅花针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时机,第一个是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梅花针像榔头,牛角最好。拍击时候重一点。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是麻痹,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针头短,不会伤到元气。
头部与脑瘤治症
1.生理上的头痛一定用办法治疗。人有一种头痛,整个头都痛。搞不清楚是那一条经痛,子母补泻不知道,取百会穴,即是天应穴,是近取穴。百会下针,头还痛,扎涌泉。整个头痛,和头顶痛,眼睛痛,头顶有督脉经过,百会涌泉可以取。偏头痛,在胆经上,下对侧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种耳后痛,三焦经经过耳后,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连永刚
贫民
贫民
  • UID2018667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79
1460楼#
发布于:2015-12-30 08: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连永刚申请签到,2015年12月29日《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1.俞募治疗  专门治疗内科病。所有的经及每个内脏都有它的俞穴、募穴,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俞募治疗都在背上(胸前和背后),
小孩子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
热症的症状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是黄的,全身脸赤红,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的时候很浓臭,便秘又排不出来,小便是黄的,热症时用针。
寒症也有下利,食物不消化,舌苔白,病人脸色是白的,病人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属寒症、虚症的时候,就用灸。在俞募治疗法时就用灸。
像毒蛇咬伤、破伤风,针力不及的,用灸的最好。
2. 会郄治疗法   内脏痛,有痛症、炎症时止痛用的。比如大便便血,痔疮便血等。痔疮便血分两种,内痔便血是先血后便,无痛;外痔是先便后血,痛。还有一种便血,血和便一起,可能是大肠发炎,痛。
3.九针  
镵针  专门刺热(放血),点刺放血的,像个剑头一样。
圆针  措摩分肉用的,用于肌肉之间,经骨之间的措摩,不扎,顺着经搓是补,逆经搓是泻。用在病人元气虚的时候,或者用怕针的病人。
鍉针  非常的长,是透针用的。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等。气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我们不透。除了“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凸出来,气很足,合谷是凹下去的,气就不够。
蜂针  三棱针,也是放血、放脓用的。镵针跟蜂针不一样,镵针用在头、面上放血,因为头面上怕一针就刺到骨头了。所以用剑头,镵针针头很小,不容易扎很深。而三棱针,很锐利,是在四肢末梢或在背后上放血。
铍针   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的时候用的。
圆利针   最常用,是治疗痛及酸痛时用的。
毫针   毫针是长针,针很细,像毫毛一样。治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用长针。
长针   最长,长七寸。当下半身麻痹,从脊椎骨旁边透。若从督脉,大椎旁开五分,一路刺下去,两针行平的,是专门治疗脊椎骨用的。
火针   治痞的。比较粗一点,针比较粗,下进去的速度也快,也不会扭曲。
4.中医是立证再法则,而不是立病。不要看到病名再下针。要会法则,我们的法则就是依据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决定下针及临床辨证。    
第六章 针灸治症
1.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前头有七支针在,使用的时机,第一个皮肤病 ,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因为区域很大,如果用三棱针,有时会扎的太深,有时又太浅,拍击的时候,轻的话它血出不来,所以要重一点,第二种情形是麻痹。就是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让它能活血,梅花针的好处是它的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
2.头部与脑瘤治症  
全头痛    整个头都痛。头部有手三阳,足三阳等共六条阳经(依子母法)经过。治头疼症百会穴就成天应穴了,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是近取穴。
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针一下去,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头顶痛、全头痛,无所不治。
偏头痛   在胆经上面治,首先下对侧的合谷。痛右边,扎左边合谷,痛左边、扎右合谷,然后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很有名的偏头痛的治症。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是可以选择的穴道。
耳后痛    耳朵后面痛,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们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严婷
会员
会员
  • UID20198987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155
1461楼#
发布于:2015-12-30 08: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严婷申请签到  2015.12.29《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针刺法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
 俞幕治疗法专门治疗内科病。俞募治疗都在胸前和背后,同时使用募穴跟俞穴,就是俞募治疗。如肺气肿、气喘,扎肺的俞穴, 扎对面的中府穴斜透到云门,中府穴是肺的募穴。胃口不好,胃的募穴中脘和背后胃俞。 十四岁以下不留针,直针进,直针出。所有内科病都可以。 内科病显现是热症如嘴巴燥渴,喜欢喝冰水,舌头黄,全身脸赤红, 大便是下利或者是便秘,大便出来浓臭,小便黄,都是热症,热症时用针。 寒症也有下利,食物没有消化,舌苔白,脸色白, 不口渴,倦怠,声音没有力量,属寒症、虚症就用灸。 毒蛇咬伤、破伤风,针力不及的,用灸的好。 会郄治疗,一般是病人内脏痛,止痛用。如大便出来便血,痔疮便血。 痔疮便血分内跟外,内痔便血是先血后便,无痛, 外痔,先便后血,痛。还有一种便血,跟痔疮没有关系,血和便合在一起,不是痔疮, 可能是大肠发炎。大便次数多,肚子又痛。下郄穴,大肠经郄穴是温溜,病在腑上, 下中脘穴,中脘又是胃的募穴,又是腑的会穴。用会穴同时配合郄穴下针。
 会郄治疗法原则是:痛症时用,有痛症、炎症。 病人咳很久带血,这很严重,支气管都咳破了,很痛。扎脏的会穴,脏会章门,下了章门以后,下肺经的郄穴孔最穴。
 第六章
针灸治症针灸系列:
梅花针(第一皮肤病,就是说用梅花针来拍击放血。梅花针就像榔头一样, 买牛角的,另一种是钢的,敲的很痛。拍击的时候,轻的话血出不来,要重一点, 皮肤癣,委中放血再下针。比如说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麻痹,手脚没有感觉。麻痹的时候,梅花针放血能活血, 梅花针好处是针头很短,不会伤到元气。 头部与脑瘤治症 ,全头痛: 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就成天应穴,是非常好的穴道,百会穴下针,就是近取穴。 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头痛马上好,感觉会很清凉。 整个头痛,跟头顶痛,眼睛痛,头顶有督脉经过,所以百会涌泉可以取。 撞到头顶或撞到百会,都可以用,先下百会,再下涌泉,几乎头顶痛全头痛,无所不治。 偏头痛: 一般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治症一定在胆经上治。首先要下对侧的合谷。 然后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这是偏头痛的治症。 偏头痛又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是可以选择的穴道。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462楼#
发布于:2015-12-30 08:58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5.12.29.《针灸大成》第61课心得:
一 俞募治疗与会郗治疗
   俞募治疗就是主客治疗,在背上和胸前,同时使用募穴和俞穴,专治内科上的病症。热症~实症用针,寒症~虚症用灸。
会郗治疗主要用来治疗内脏止痛~消炎,会穴郗穴同时下针。
二 九针使用时机
1 镵针 专门刺热~点刺放血用,如角膜炎,点刺攒竹~丝竹空~瞳子髎~耳尖。
2 圆针 措摩分肉用,意思是在两条筋中间进行消导,顺为补,逆为泄,例如可用在内关穴上。病人很虚实用此法进行导气治疗或特别怕针的人。
3 鍉针 专门用来透针时用的,如养老透间史~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谷透三阴交等,透气时要被针者气很足时才用,掐合谷可以判断气是否足。
4 蜂针(三棱针)放血~放脓用,用于四肢末梢和背上的多。
5 铍针 治疗脓包时用的。
6 ~7最常用的是圆针和豪针,圆针治疗痛和酸痛用,豪针一般治内科,病比较深时用。
8 七寸针治疗下半身瘫痪用。
9 火针治痞。
三 梅花针(治疗皮肤病~麻痹症)
  梅花针治疗皮肤拍击放血用(最好选用牛角的针头);二是用来治疗麻痹的症状,通过放血达到活血的效果。
四 头部与脑瘤治症
1 全头痛 先百会穴下针,然后近取穴,可再取涌泉穴,头顶痛~眼睛痛~撞顶痛,头顶都有督脉经过,也是取百会涌泉。
2 偏头痛伴有恶心的~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可选择。
韩玲
会员
会员
  • UID20188706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56
1463楼#
发布于:2015-12-30 17:45
@助教-中山-吴泳茵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韩玲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课心得:
1九针使用时机:鑱针,看起来头像剑,专门刺热用的,就是点刺放血用。有人眼睛红肿,很痛,是热,在攒竹,丝竹空,太阳穴耳尖放血,就用镵针,现在用放血针,刺破挤一点点血。圆针,不是扎进去,在肌肉中间,筋骨中间。如果在两个筋中间,用圆针,不要扎进去,而是在两个筋中间,去消除它,顺着经来搓它的时候,顺着经就是补,逆着经就是泻,用在怕针的病人时候用,或是病人元气虚的时候。鍉针,针长,一般透针时用。比如养老透间使,太阳透率谷,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一般人气血足的时候才透,气虚的人不透,除了望可以知道病人有没有气外,同时可以按合谷,合谷是气穴,合谷突出,气很足,合谷凹下去,气就不够。蜂针,就是三棱针,放血放脓用。镵针放血用在头面部,针头小,不容易扎很深,适合头面部。三棱针,非常锐利,在四肢末梢放血用,或在背后放血。铍针,扁平像刀子一样。治疗脓疱时候用。圆利针,最常用。治疗痛及酸痛时用。毫针,最常用,长针,很细,一般是治疗内科,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长针用于透针,比如治疗下半身麻痹,用七寸针,扎膈俞。若从督脉,比如说大椎旁开五寸,一路刺下去,两针行平的,专门治疗脊椎骨。火针,用来治痞。比较粗一点,烧不变形,下进去不会扭曲。市面上最常买到毫针,放血的三棱针也不用了,用放血针。掌握主流的针灸手法,就知道原则原理,病在变化,处理的原则没有变,治疗法则一样。
针灸治症系列
2梅花针:梅花针前头,有七支针在前面,使用时机,第一个是皮肤病,用梅花针拍击放血。梅花针像榔头,牛角最好。拍击时候重一点。皮肤癣,委中放血,然后再下针。比如合谷,曲池,三阴交,血海,筑宾,都可以。第二种是麻痹,就是手脚没有感觉。用梅花针放血,针头短,不会伤到元气。
3头部与脑瘤治症:人有一种头痛,整个头都痛。搞不清楚是那一条经痛,子母补泻不知道,取百会穴,即是天应穴,是近取穴。百会下针,头还痛,扎涌泉。整个头痛,和头顶痛,眼睛痛,头顶有督脉经过,百会涌泉可以取。偏头痛,在胆经上,下对侧合谷,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一种耳后痛,只有三焦经经过,初痛可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渚穴。额头痛就扎中脘,眉棱骨头,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扎奇穴,在対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两边都痛就扎两边。后脑痛或颈项的地方,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如果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针委中。脑瘤不见得会痛,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下针百会和涌泉,一个消导,一个引导。诊断脑萎缩,老人痴呆,脑部长东西,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绝骨又名悬钟,在胆经上,在外踝骨上三寸,绝骨穴压下去很痛这是脑部有问题。脑萎缩是虚症,但脑里长东西这是实症,实症在身后第十四椎命名穴会有压痛点,脑萎缩在这里找不到压痛点。
4治眼症及睛中法:眼睛有两种,一种是红肿,这个赤红肿痛,是湿热,最常用的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点刺放血,用三棱针,挤一两滴血。有一种生翳膜,病人有白内障,第一个处理用近取穴,精明,胆经的阳白,眉毛上一寸,手脚上面的三间,养老穴,光明。有一种特殊针法,这个是取睛中。拿三棱针,先用布把眼睛盖住,用冷水淋它,让血液循环差一点,二十分钟后,从旁边先用三棱针或放血针,刺个洞,刺下去后,把针拿出来,很浅,穿过角膜,用细针,毫针,从这进去后下到前面,慢慢刮除,瞳孔上面就可以清除。如果近视眼可以下肝俞。
刘人中
新手
新手
  • UID20187344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62
  • 社区居民
1464楼#
发布于:2015-12-30 19:33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人中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课心得                                           若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那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我们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这样子,你如果很了解穴性,就知道如何选择穴道了。有一种是脑瘤 ,得脑瘤不见得会有痛。它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我们如果用处方的时候,跟《伤寒》 《金匮》没有关系,用两种药放在一起,一种叫全蝎,一种叫蜈蚣。两种呢,一般我们用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这是息风止痉。那下针呢,一样下百会跟涌泉,百会跟涌泉,那临床上,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里面长肿瘤) ,我们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绝骨又名悬钟,绝骨压下去很痛,这是脑部有问题。当你脑痿缩时这是虚症,但脑里面长东西,这是实症,这两个症状,在绝骨穴都会有压痛。唯一的差异,实症的话,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命门旁边是肾俞,肾主脑,第十四椎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那如果是脑部痿缩,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压痛点。这是穴道上的诊断, 我们现在讲针灸, 然后呢, 如果你要再确定, 这个命门上一个骨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 我们称之为痞根。 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 我们十二经络的起源地,就是肾脏,肾脏像树根的根茎一样,到处散枝叶,肿瘤也有根。我们从痞根可以找得到压痛点,我们有很多硬块的诊断方式。那你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做,没有头痛治不好的,精神上的头痛则要自己去克服。
治眼证及睛中法
再来眼睛呢,我们有两种,一种是红肿,这个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最常用的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这个四个地方点刺放血,这个用三棱针,挤一两滴血。不要拿梅花针,这就太过了,眉毛前面有一个洞,扎攒竹尽量扎在眉毛里面,因为看不到。有一种是生膜,病人有白内障 ,针灸上怎么治,第一个处理是用近取穴,睛明,胆经的阳白,眉毛上一寸,手脚上面的三间、养老穴、光明,这些都可以治翳,去它的翳。有一种很特殊的针法。这个是取睛中。怎么办呢,我也是用这种方法,并没有生翳,并没有红赤肿痛,眼睛只是很干涩,那一样,我们用这下针的方法,因为并没有发炎嘛。简单就是这样子,你如果要加强眼睛的效果,当然可以,肝开窍在眼,内科治症,要让眼睛更好,扎肝俞,肝的募穴期门,眼科的大穴。那肝经的合穴,肝的俞穴,通通可以下,像太冲,虚实都可治,从这方向去想就不会错,因为肝窍开在眼睛。
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
治疗息肉就是一个方法,针迎香。针迎香时,迎香要透针内迎香,透到内迎香。扎到迎香穴,没有用透针病人就没有感觉。这是近取穴迎香。我们在扎鼻子时,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头顶上的两个穴道,百会,我们从百会外开一寸半,然后往前一寸,这个穴道是膀胱经的通天穴,扎这个穴道后鼻子就通天啦。通天穴是很有名的鼻科大穴。严重的时候,入发际五分,这叫神庭穴,那神庭再上五分的距离,五分就是半寸,这个穴道叫上星。合谷、通天、上星、迎香,这些穴道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最有名的是灸上星,用米粒灸。用凡士林涂涂,小小的艾放上去,香一点,烧上星的时候,会感到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开通了,鼻窦炎 时干燥效果最好,不管是化脓、浓涕,灸上星很有效。鼻塞、喷嚏通通可以用。这些是我们鼻科的大穴。扎胆经的风池也很好,扎风池的时候,在对侧的颧髎下针,针下对的时候,一下子就开了。下针是要在对侧,效果很好。风池是风进入的地方,那扎背后的肺俞,正面肺的募穴中府,俞募治疗,这样可不可以?当然可以。要灵活的运用,可以先下合谷迎香,感觉好舒服,停一会觉得还有一点,再下通天,还有再烧上星。可以慢慢加上去扎穴道,而不是一开始扎那么多穴,最快的先下,很好就不要下了,还不行,再往下找穴。如果流鼻血 ,大家都学过了。中府云门天府,下天府穴。任何脸上的问题,面口合谷收,脸上的东西,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的问题,都可以在合谷穴治疗,因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穴,脸的正面是阳明,后脑是太阳,两侧是少阳。通常流鼻血下针就好了,若再过几天,又流了,就再下,光下针就可以治好,这就是一般的流鼻血,如果一直流,要考虑是否有癌症在里面。久病治在太渊穴,母穴,太渊治疗,俞穴,等于阴经的原穴,阳经大肠经的络穴是偏历,下太渊及偏历。
治耳症:耳鸣 化脓
再来就耳朵。 当你遇到耳朵有问题, 中医认为说, 肾脏在管耳朵, 所以任何耳朵的问题,要想到肾脏,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观念。第二个观念呢,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就耳门,中间就听宫,第三个是听会穴。这三个穴道,有三条不同经络在管,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在管。遇到耳鸣 、耳聋、耳朵有痛,我碰过小孩子,当飞机降落下来时,耳朵就痛,一直没好。我们在辨证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是久鸣是虚,我们就补肾,我们可以针肾俞、室,正面就下京门,肾经的募穴京门穴,然后呢,脏会章门。经络上面,复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这复溜穴要是下的好,针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随法,对身体方向刺,现在是补,用青龙摆尾,若摇不过瘾,弹一弹针,动它的气,你弹一弹针时,你觉得并没有什么,但病人很痛,因为你在导引,速度很快。耳朵旁边呢,这三个穴道,采轮刺法,今天扎这个,下次扎另一个。在实症的时候,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我们下然谷及外关穴,我们有一个穴道叫支沟,三焦经的支沟穴,我们称飞虎。非常好用,待会我们用到。因为很好用, 前面跟诸位讲过, 脏和腑中间阴阳相平衡, 有表里的关系存在, 是因为有一个三焦经。三焦经是行阳的,阳是什么,所看到的皮肤、肌肉都是阴,但看不到里面的力量多少,力量就是阳。支沟穴是三焦经很大的穴道,支沟穴又称飞虎穴,我们有飞虎针,专下支沟,大便也通了,胃口也变好吧。我个人使用的原因告诉你,我们用麝香矾石散, 为什么用麝香矾石?这个矾石本身是燥剂, 在中药里面可以有防腐的作用,东西不会烂。所以我们很多药用矾石泡过以后不会烂。麝香呢,它是无孔不入的,我们用的比例不多,麝香像小拇指指甲一块,矾石用比较多一点,比例上大概这个(麝香)是二,这个(矾石)差不多到四十五左右。那我们用这种干燥剂。小孩子耳朵为什么会有脓水,是因为生出小孩,没有把小孩倒过来,中医会把小孩倒过来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来了,这孩子以后就没有气喘,没有皮肤病,没有耳朵发炎的情形。由于里面有很多脓水,我们用喷的散剂,这矾石是干燥剂,一下就干燥了,脓水就收掉了,
刘凌
新手
新手
  • UID20184209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74
1465楼#
发布于:2015-12-30 20:2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刘凌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集心得。

2)头部与脑瘤治症
1.全头痛,整个头都痛,百会穴,如果百会针下去,头还痛,扎涌泉
2.偏头痛:一般来说,偏头痛是在胆经上面,首先,要下对侧的合谷。然后呢,同侧,直接太阳透率谷。偏头痛的人又有恶心、呕吐,那你们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这些都是可以选择的穴道
3.有一种耳后痛,耳朵后面痛,只有这一条经过耳朵后面,就是三焦经,初痛,我扎天井,久痛就扎三焦经的中渚穴。
4.印堂这痛,额头这里痛,这个额头痛怎么扎,就扎中脘,中脘是很有名治前额痛的穴道
5.病人眉棱骨头,在眉毛下方的骨头痛,我们扎奇穴,在对侧的阴陵泉下一寸的肾关穴。
6.若后脑痛,头痛在脑后面,或者是颈项的地方。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这是近取穴,那如果是初痛,在背后膀胱经上,就扎束骨穴,久痛,我们针委中,委中是膀胱经的母穴。
7.有一种是脑瘤 ,得脑瘤不见得会有痛。它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用药,一种叫全蝎,一种叫蜈蚣。用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下针,下百会跟涌泉,百会是消导、涌泉是导引,百会是六阳交会的地方,百会管整个脑,百会穴下一针,就是导,就是标竿,然后涌泉再下一针的时候,就是让它往下,引它下来,
8.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里面长肿瘤),我们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脑痿缩时这是虚症,但脑里面长东西,这是实症,这两个症状,在绝骨穴都会有压痛。唯一的差异,实症的话,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命门旁边是肾俞,肾主脑,第十四椎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那如果是脑部痿缩,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压痛点。

3)治眼证及睛中法
1.眼睛红肿,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最常用的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这个四个地方点刺放血,用三棱针,挤一两滴血。
2.眼睛生翳膜,有白内障,第一个处理是用近取穴,睛明,胆经的阳白,眉毛上一寸,手脚上面的三间、养老穴、光明,这些都可以治翳,去它的翳。
3.白内障还有一种很特殊的针法。睛中治法,拿三棱针,先用布把眼睛盖住,用冷水淋它,让血液循环差一点。二十分钟以后,我们从旁边,先用三棱针或放血针,刺个洞,刺下去以后呢,把针拿出来,很浅,穿过角膜,用细针、毫针,从这进去可以碰到一个胫骨,一个光片一样,这个片呢,侧面看这个样子,这个片在这个中间,那你针从旁边下进去以后,下到前面,慢慢刮除,瞳孔上面,就可以清除,清除出来,过去有种特别的针,针头很小但翘起来一点。过去那样刮刮刮,因用三棱针扎破过,所以出针很方便,拿出来后,确定都刮干净,里面都是痰,翳膜拿出来的都是痰,再用温水敷。这个方法现在很少用
4.肝开窍在眼,内科治症,要让眼睛更好,扎肝俞,肝的募穴期门,眼科的大穴。那肝经的合穴,肝的俞穴,通通可以下,像太冲,虚实都可治,

4)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
1.治疗息肉就是一个方法,针迎香,迎香要透针内迎香,之前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
2.我们从百会外开一寸半,然后往前一寸,这个穴道是膀胱经的通天穴,找到这有个骨缝,这个叫通天,左右各一个。这个通天,顾名思义,扎这个穴道后鼻子就通天啦。通天穴是很有名的鼻科大穴。
3.灸上星,用米粒灸。用凡士林涂涂,小小的艾放上去,香一点,烧上星的时候,会感到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开通了,
4.扎胆经的风池也很好,扎风池的时候,在对侧的颧髎下针
5.肺开窍在鼻,鼻子的问题要从肺上治,肺主皮毛,开始的时候,初症,风池是风进入的地方,那扎背后的肺俞,正面肺的募穴中府,俞募治疗
6.先下合谷迎香,感觉好舒服,停一会觉得还有一点,再下通天,还有再烧上星
7.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
8.任何脸上的问题,面口合谷收,脸上的东西,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的问题,都可以在合谷穴治疗,因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穴,脸的正面是阳明,后脑是太阳,两侧是少阳。
9.通常流鼻血下针就好了,若再过几天,又流了,就再下,光下针就可以治好,这就是一般的流鼻血,如果一直流,要考虑是否有癌症在里面。治疗的方式,脊椎一压,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在背后下针,治法是一样的。久病治在太渊穴,母穴,太渊治疗,俞穴,等于阴经的原穴,阳经大肠经的络穴是偏历,下太渊及偏历。

5)治耳症:耳鸣 化脓
1.中医认为说,肾脏在管耳朵,所以任何耳朵的问题,要想到肾脏,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观念。第二个观念呢,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就耳门,中间就听宫,第三个是听会穴。三个穴道,有三条不同经络在管,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在管,采轮刺法,今天扎这个,下次扎另一个。要换着扎
2.久鸣是虚,我们就补肾,我们可以针肾俞、志室,正面就下京门,肾经的募穴京门穴,脏会章门
3.复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这复溜穴要是下的好,针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随法,对身体方向刺,
4.在实症的时候,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我们下然谷及外关穴,还有一个穴道叫支沟,三焦经的支沟穴,我们称飞虎
5.三焦经是行阳的,阳是什么,所看到的皮肤、肌肉都是阴,但看不到里面的力量多少,力量就是阳。支沟穴是三焦经很大的穴道,支沟穴又称飞虎穴,
6.出生婴儿耳朵会有脓水,是因为生出小孩,没有把小孩倒过来,中医会把小孩倒过来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来了。孩子以后就没有气喘,没有皮肤病,没有耳朵发炎的情形。
7.里面有很多脓水,我们用喷的散剂,这矾石是干燥剂,一下就干燥了,脓水就收掉了,麝香无孔不入。烂的地方,麝香会把矾石带到每一个地方,那耳朵就保持干燥了。病毒要有水,干了没有水,中医的观念是水生万物,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一旦干燥,环境改变,病毒就活不下去了。这时侯我们可以下耳门听宫听会,单刺,会恢复很快。
戴春蓉
贫民
贫民
  • UID20184485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7
1466楼#
发布于:2015-12-30 20:4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戴春蓉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课学习心得  
  
 后脑痛下天应穴,近取穴。初痛扎膀胱经的束骨穴,久痛扎委中。脑瘤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处方可以用全蝎,蜈蚣同等分量,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面,这是息风止痉,针下百会和涌泉。导引法。临床上诊断脑萎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子长东西,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当脑萎缩时是虚证,脑子张东西是实证,在绝骨都有压痛点,不同的是实证在第14椎命门会有压痛点。还可以在 第13椎外开三寸半的痞根有压痛点。
眼睛有俩种,一种是红肿,这个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常用的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四点放血。用三菱针操作。第二种生翳膜,病人有白内障,1处理是用近取穴,眼睛,胆经的阳白,眉毛上一寸,手脚上面的三间,养老穴,光明这些都可以治翳,去它的翳。还有很特殊的针法,取睛中,先用布把眼睛盖住,用冷水淋它,让血循环差一点,20分钟以后,用三菱针或放血针,刺个洞,很浅,穿过角膜,用细针,毫针,从这进去可以碰到一个胫骨,下到前面,慢慢刮除,瞳孔上面,就可以清除,清除出来,过去有特殊的针,枕头小但是翘起来一点,过去那样刮刮,所以出针很方便,拿出来后,确定都刮干净,里面都是谈,再用冷水敷,这是过去的中医是这样的。现在很少用,扎完后,再扎的近取穴和远取穴恢复视力。加强眼睛的效果可以扎肝俞,期门。太冲。
治鼻病,鼻息肉,鼻炎
治疗息肉,针迎香要透针内迎香。扎鼻子时先扎合谷可以消炎止痛。
在扎膀胱经的通天穴。合谷,通天,上星,迎香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
最有名的灸上星,用米粒灸。烧时会有感到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通了,鼻窦炎时干燥效果最好,不管是化脓,浓涕,灸上星很有效,鼻塞,喷嚏通通可以用。扎风池也很好。
中医观念里,肺开窍在鼻,鼻子的问题在肺上面治,肺主皮毛,初证扎背肺腧,正面肺的募穴中府,俞募治疗。要是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下天府穴。面口合谷收。久病治在太渊穴,和大肠经的络穴偏历。肾脏在管耳朵,任何耳朵的问题,要想到肾脏,这是一个基本的观念,第二个观念,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耳门,中间就听宫,第三个是听会穴。要是久鳴是虚就是补肾,可以针肾俞,志室,正面就下京门,肾经的募穴京门穴,脏会章门。
这三个穴道采轮刺法。实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下然谷及外关穴,脏腑中间阴阳相平衡,有表里的关系存在,是因为有一个三焦经。三焦经的支沟穴又称为飞虎穴,专下支沟,大便和胃口都会改善。
当耳朵化脓用麝香矾石散。矾石本身是燥剂,在中药里面可以有防腐的作用,东西不会烂,麝香是无孔不入的。
小孩会有气喘,久咳,中耳炎,是因为没有打屁股的关系造成的。
黄旭红
会员
会员
  • UID20149616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57
1467楼#
发布于:2015-12-30 20:44
@教官-南京-李宁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黄旭红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集心得:
头部与脑瘤治症
1 全头痛 先百会穴下针,然后近取穴,可再取涌泉穴,头顶痛~眼睛痛~撞顶痛,头顶都有督脉经过,也是取百会涌泉。
2 偏头痛伴有恶心的~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都可选择。
3 耳后痛,初痛,下天井,久痛,下中渚。
4 印堂痛,下中脘。
5 眉棱骨痛,下对侧阴陵下一寸的肾关穴(奇穴),同侧天柱为近取穴。
6 后脑痛,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初痛,下膀胱经上的束骨穴,久痛,下委中。有一种脑瘤,不痛,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吊睛,用全蝎或蜈蚣,烤干打粉,放在胶囊里,再下百会涌泉。
脑萎缩(虚症)脑部长东西(实症),在绝骨穴(悬钟)会找到压痛点,实症的话还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另在第十三逐个外开三寸半,称之为痞根,脑肿瘤也可在痞根穴上找到痛点。
五 治疗眼症及睛中法
湿热赤红肿痛,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点刺放血。
生翳膜(白内障)近取穴 睛明,胆经上的阳白;手脚上年嗯三间养老~光明,都可治翳去翳。
六 鼻病 鼻息肉,鼻炎
迎香透内迎香,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
鼻窦炎~化脓~浓涕米粒灸上星穴。
肺开窍再鼻,所以扎肺俞和中府也可以治疗。
流鼻血,扎中府云门和天府。鼻血反复,要考虑时不是有癌症在里面。
任何脸上的病都可合谷治疗~面口合谷收。
治疗方式,脊背一压,有痛点,用募俞治疗法。
治疗耳症~耳鸣 化脓
当耳朵有问题,中医认为肾主耳,会想到肾脏的问题,穴道上治疗会先想耳门~听宫~听会穴,进行轮刺,治耳鸣~耳聋~耳痛,如果是久鸣的虚症,可以针肾俞~志室~京门~募俞治疗,经络上可针复溜穴,下针后,用斜刺及迎随法。实症时,要扎肾经,下然谷和外关~支沟。
耳朵化脓,用麝香矾石散,再单刺听宫听会。
王岩龙
贫民
贫民
  • UID20183244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98
1468楼#
发布于:2015-12-30 21:23
@教官-南京-李宁@助教-中山-吴泳茵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王岩龙申请签到,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62课心得:1.治眼证及睛中法:眼睛病有两种,一种是红肿,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我们最常用的手法是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这四个地方点刺放血。生翳近取睛明、阳白、三间、养老、光明。有一种很特殊的针法叫取睛中。2.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①合谷、通天、上星、迎香,这些穴道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最有名的是灸上星,用米粒灸。烧上星的时候,会感到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开通了,鼻窦炎时干燥效果最好,不管是化脓、浓涕,灸上星很有效。鼻塞、喷嚏通通可以用。扎胆经的风池治疗鼻塞也很好,对侧取穴。俞募治疗取肺俞中府也可。要灵活的运用,可以先下合谷迎香,感觉好舒服,停一会觉得还有一点,再下通天,还有再烧上星。可以慢慢加上去扎穴道,而不是一开始扎那么多穴。②流鼻血,中府云门天府合谷,如果一直流,要考虑是否有癌症在里面。3.治耳症:耳鸣 化脓任何耳朵的问题,要想到肾脏,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观念。第二个观念呢,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就耳门,中间就听宫,第三个是听会穴。这三个穴道,有三条不同经络在管,胆经、三焦经、小肠经。我们在辨证的时候久鸣是虚,就补肾,针肾俞、志室,京门,然后呢,脏会章门。经络上面,复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这复溜穴要是下的好,针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随法,对身体方向,用青龙摆尾等补法。耳朵旁三穴,采轮刺法,要换着扎。在实症的时候,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下然谷及外关穴,我们有一个穴道叫支沟,三焦经的支沟穴,我们称飞虎。非常好用。,脏和腑中间阴阳相平衡,有表里的关系存在,是因为有一个三焦经。三焦经是行阳的,所看到的皮肤、肌肉都是阴,但看不到里面的力量多少,力量就是阳。支沟穴是三焦经很大的穴道,支沟穴又称飞虎穴,我们有飞虎针,专下支沟,大便也通了,胃口也变好了。但不能百病都下支沟。4.治耳症:化脓,用麝香矾石散,这个矾石本身是燥剂,有防腐的作用,麝香是无孔不入,烂的地方,麝香会把矾石带到每一个地方,那耳朵就保持干燥了。病毒要有水,干了没有水,中医的观念是水生万物,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能生存。一旦干燥,环境改变,病毒就活不下去了。这时侯我们可以下耳门听宫听会,单刺,会恢复很快。比例上大概麝香是二,矾石差不多到四十五左右。小孩子耳朵为什么会有脓水,是因为生出小孩,没有把小孩倒过来,中医会把小孩倒过来打屁股,小孩一哭,耳朵、鼻子、嘴巴里面的羊水就跑出来了,小孩子后来很多有气喘、久咳、中耳炎,因为没有打屁股的关系造成的。
丁敏
侠客
侠客
  • UID20187671
  • 粉丝1
  • 关注0
  • 发帖数140
1469楼#
发布于:2015-12-30 22:32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8班丁敏申请签到
2015年12月30日《针灸大成》第六十二课学习心得

·1头部与脑瘤治症
有一种是脑瘤 ,得脑瘤不见得会有痛。它呈现的症状是全身抖动、颤动,眼睛往上吊。我们如果用处方的时候,用两种药放在一起,一种叫全蝎,一种叫蜈蚣。两种呢,一般我们用等量,打粉放在胶囊里面。你不要去捉蝎子、蜈蚣给他吃,不是做成蝎子蜈蚣汤,不是这样子哦,要烤干打成粉,这是息风止痉。那下针呢,一样下百会跟涌泉,百会跟涌泉,一个消导、一个导引,这两个一导一引。百会是导,下在百会,百会是六阳交会的地方,百会管整个脑,百会穴下一针,就是导,就是标竿,然后涌泉再下一针的时候,就是让它往下,引它下来,所以我们叫导引,所以会扎到涌泉,你扎然谷等穴都没有用,没有涌泉有效。
那临床上,诊断脑部有脑痿缩掉了,老人痴呆症,脑部长东西(里面长肿瘤),我们在绝骨穴会找到压痛点。绝骨又名悬钟,在胆经上,在外踝骨上三寸,绝骨压下去很痛,这是脑部有问题。
当你脑痿缩时这是虚症,但脑里面长东西,这是实症,这两个症状,在绝骨穴都会有压痛。唯一的差异,实症的话,在身体后面,第十四椎命门穴会有压痛点,命门旁边是肾俞,肾主脑,第十四椎压痛点,代表脑里面长东西。那如果是脑部痿缩,在第十四椎找不到压痛点。
这是穴道上的诊断,我们现在讲针灸,然后呢,如果你要再确定,这个命门上一个骨间,第十三椎外开三寸半,我们称之为痞根。痞根穴也可以找到压痛点。我们十二经络的起源地,就是肾脏,肾脏像树根的根茎一样,到处散枝叶,肿瘤也有根。我们从痞根可以找得到压痛点,我们有很多硬块的诊断方式。
 2治眼证及睛中法   眼睛呢,我们有两种,一种是红肿,这个赤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湿热的,我们怎么治,最常用的手法,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这个四个地方点刺放血,这个用三棱针,挤一两滴血。
有一种是生翳膜,病人有白内障,针灸上怎么治,第一个处理是用近取穴,睛明,胆经的阳白,眉毛上一寸,手脚上面的三间、养老穴、光明,这些都可以治翳,去它的翳。有一种很特殊的针法。这个是取睛中,我们过去拿三棱针,先用布把眼睛盖住,用冷水淋它,让血液循环差一点。二十分钟以后,我们从旁边,先用三棱针或放血针,刺个洞,刺下去以后呢,把针拿出来,很浅,穿过角膜,用细针、毫针,从这进去可以碰到一个胫骨,一个光片一样,这个片呢,侧面看这个样子,这个片在这个中间,那你针从旁边下进去以后,下到前面,慢慢刮除,瞳孔上面,就可以清除,清除出来,过去有种特别的针,针头很小但翘起来一点。过去那样刮刮刮,因用三棱针扎破过,所以出针很方便,拿出来后,确定都刮干净,里面都是痰,翳膜拿出来的都是痰,再用温水①敷,这样就做的很好。
如果是近视眼可以下针,那临床上,很好玩,这个我们有个病人呢,因为近视做眼睛激光手术,做完后眼睛看不到,并不断流眼泪,眼睛很干,不断点眼药,所以尽量不要做激光手术。怎么办呢,我也是用这种方法,并没有生翳,并没有红赤肿痛,眼睛只是很干涩,那一样,我们用这下针的方法,因为并没有发炎嘛。简单就是这样子,你如果要加强眼睛的效果,当然可以,肝开窍在眼,内科治症,要让眼睛更好,扎肝俞,肝的募穴期门,眼科的大穴。那肝经的合穴,肝的俞穴,通通可以下,像太冲,虚实都可治,从这方向去想就不会错,因为肝窍开在眼睛。
3治鼻病:鼻息肉 鼻炎(治疗息肉就是一个方法,针迎香,我会demo示范。针迎香时,迎香要透针内迎香,透到内迎香。扎到迎香穴,没有用透针病人就没有感觉。这是近取穴迎香。
我们在扎鼻子时,先扎合谷可消炎止痛,头顶上的两个穴道,头在这,前额头,耳朵在后面,鼻子这样子,鼻子在这边,那从正中间画条线(督脉),耳尖画条线往后五分,这个穴道叫百会,我们从百会外开一寸半,然后往前一寸,这个穴道是膀胱经的通天穴,找到这有个骨缝,这个叫通天,左右各一个。这个通天,顾名思义,扎这个穴道后鼻子就通天啦。通天穴是很有名的鼻科大穴。
严重的时候,入发际五分,这叫神庭穴,那神庭再上五分的距离,五分就是半寸,这个穴道叫上星。合谷、通天、上星、迎香,这些穴道都是非常有名的鼻科大穴。
最有名的是灸上星,用米粒灸。用凡士林涂涂,小小的艾放上去,香一点,烧上星的时候,会感到一阵麻。在麻的同时,鼻子开始开通了,鼻窦炎时干燥效果最好,不管是化脓、浓涕,灸上星很有效。鼻塞、喷嚏通通可以用。这些是我们鼻科的大穴。
扎胆经的风池也很好,扎风池的时候,在对侧的颧髎下针,针下对的时候,一下去,鼻子就开了。下针是要在对侧,效果很好。
,认为肺开窍在鼻,鼻子的问题要从肺上治,肺主皮毛,开始的时候,初症,风池是风进入的地方,那扎背后的肺俞,正面肺的募穴中府,俞募治疗如果流鼻血,大家都学过了。中府云门天府,下天府穴。任何脸上的问题,面口合谷收,脸上的东西,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的问题,都可以在合谷穴治疗,因为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穴,脸的正面是阳明,后脑是太阳,两侧是少阳。
通常流鼻血下针就好了,若再过几天,又流了,就再下,光下针就可以治好,这就是一般的流鼻血,如果一直流,要考虑是否有癌症在里面。
治疗的方式,脊椎一压,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在背后下针,治法是一样的。久病治在太渊穴,母穴,太渊治疗,俞穴,等于阴经的原穴,阳经大肠经的络穴是偏历,下太渊及偏历。
我们选择穴道有很多方法,看治症,不懂穴性就要背。但你知道他的穴性,想就出来了,要达到一想就出来,不需要背它。
4治耳症:耳鸣 化脓
当你遇到耳朵有问题,中医认为说,肾脏在管耳朵,所以任何耳朵的问题,要想到肾脏,这是第一个基本的观念。第二个观念呢,有三个穴道,最上面这个就耳门,中间就听宫,第三个是听会穴。
这三个穴道,有三条不同经络在管,胆经、三焦经、小肠经在管。遇到耳鸣、耳聋、耳朵有痛,我碰过小孩子,当飞机降落下来时,耳朵就痛,一直没好。我们在辨证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是久鸣是虚,我们就补肾,我们可以针肾俞、志室,正面就下京门,肾经的募穴京门穴,然后呢,脏会章门。
经络上面,复溜穴是非常好用的穴道,这复溜穴要是下的好,针下去以后,采斜刺及迎随法,对身体方向刺,上次有demo过,现在是补,用青龙摆尾,若摇不过瘾,弹一弹针,动它的气,你弹一弹针时,你觉得并没有什么,但病人很痛,因为你在导引,速度很快。
耳朵旁边呢,这三个穴道,采轮刺法,今天扎这个,下次扎另一个。要换着扎,待会有机会,demo给你们看,如何针耳门、听宫、听会。
那实症呢,也是一样。在实症的时候,要扎肾经,刚开始发作时,我们下然谷及外关穴,我们有一个穴道叫支沟,三焦经的支沟穴,我们称飞虎。非常好用,待会我们用到。因为很好用,前面跟诸位讲过,脏和腑中间阴阳相平衡,有表里的关系存在,是因为有一个三焦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