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35回复:1
足临泣
足临泣 泣,与涩通。义凝滞也,即不爽利也,故名“临泣” 。以其在足,故曰“足临泣” , 示别于头之临泣也。 凡有凝滞郁塞之感者,此穴可以通之。即本穴功用能通涩也。有患乳疮者,乳汁 因之不通,刺本穴而通,须同时抚摩揉按全乳,或用大孩吮□之。针入稍停,捻 转提插之,颇效。 旧有传说,两足并紧而立,于两足外围划一周圈,洽与面廓相等。在此轮廓中, 添画口鼻眉目,则本穴适在所画两目之外眦。又说:人当哭泣相落,适当本穴位 处,亦取名临泣之意义也。此等传说近于荒唐,不足为据。不若取“ 涩” 字之义, 刺之能通为妥。本穴治症亦多,主要功能在于澈,故治喘满,痹□、乳疮、目肿 等症亦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