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阅读:1877回复:11

说道 《道德经》心得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10 09:42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为世界本体,世界唯一之真,唯一的存在,道就是这个世界。道是万物之因,万物因道存在,是道不同的表现形式,是道的镜像。能感知到的是道的用,道的象。

  



道是真实的存在的物,不是空。道的本性是思考。思考为创造。思考的方式是阴阳。阴阳互动为波。波成万物象。

  

道不可指,因道是一个自在的整体,全体,没有它物,无以分割。道不能被定义,这个世界除了道,什么都没有。

  

物的存在因为极性,即阴阳。南北极控制生命,东西极控制平衡。极性为道调理万物的方式。一片树叶落下来,这个宇宙的全体,会随之调整极性。这种调整无须时间,是即时性的。每一个运动都会破坏整个宇宙的平衡,宇宙作出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不断地重复着。

  

道是宇宙的全部。阴阳本身不可见。所以为道与阴阳之合的表现形式。

  

时间、空间对道,和道的本性是无意义的。时间、空间表述物的相关性。空间意味分割,分割意味非即时性。时间描述空间中运动的非即时性。时间意味顺序,顺序含分割,时间在分割的空间中展示。时间与空间是分割性中的互相补偿与克服。

  

全息摄影表现整体性。用激光分割全息三维图象,每一部分显示原来整个图像,而不是某一部分。无论如何分割,每一个分割下来的部分都显示整体,如从一粒沙子看到一个世界。于道,无部分与整体之分,部分与整体为一。万物无区分,万物为一。

  

道是绝对的整体,无分割。无始无终,无界无状,无物可指。宇宙万物是道的映射,是道无限复杂的镜像。  

  

万物未生前,有一混沌之物,名为无极。极为极性,指阴阳。无极为阴阳未分。阴阳未分,绝对平衡,无以测。万物种子蕴育其中。道的意志落于无极,无极化成阴阳二极。阴阳二极互动成波,波成万物,万物可指,万物有名,万物有始。道居阴阳之间。道的意志以阴阳展示,阴阳需道的意志生成。无极与太极(阴阳)为道的意识状态。无极为混沌,平衡,无。太极为波动,有,万物显象。道的意志为唯一的力,此力显为阴阳二性之力,二力相搏成波。

  

这个世界是波的世界,波生于道的意志,思考。万物皆可转化为波。粒子为波不同条件下的展示。波先于粒子,波为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先于物质。能量存于道中,不在象中。

  

无极如一平面,道的意志如一点入无极,生阴阳。此点划弧成波状运动,从0度始于无极,到90度垂直无极,到180度归于无极。阴阳围弧旋绕。从0度到90度,阳胜阴,为造。从90度到180度,阴胜阳,为化。90度为阴阳平衡,为太极,极性最强,生命最强,为圆满。

  

万物尽在此过程中运动、循环。平衡(无极)—不平衡(阳胜阴)-平衡(阴阳等)-不平衡(阴胜阳)-平衡(无极)。万物在循环,周期,轮回,无死亡。万物生于平衡,归于平衡,其间动以求平衡。万物之交,在求平衡。雌雄之合,在求平衡。循环是进化的循环。物在造化中提高品质,归于无极时品质高始于无极时状态。下一个循环以品质提高了的势开始。

  

无极蕴含种子,种子含未来之势。万物未生,其命有定。道率阴阳成物,求圆满,提升品质,为自身之主。先天之命与后天之变互动,成造化。

  

阴阳为道之所用以成物,同源于道。阳为一玄,阴为一玄。玄为阴阳围绕道的意志运动方式。如螺旋状,阳由外向内,由四周向中心,由大向小旋转,阴由内向外,由中心向四周,由小向大旋转。阴阳围绕同一轴而动。物,以阳胜阴,克服平衡而生,以阴胜阳,复归平衡而化。阴阳始于道之意志,阴阳永远共存,阴阳之力在宇宙范围内相等。

  

阳为向心,凝聚,合成,吸引,压缩,品质提高,生命,成长,有序。阴为离心,耗散,排斥,膨胀,品质降低,分解,死亡,无序。阳是能量的聚集,以低温凝固,摩擦减小,温度,噪音降低。阴是能量的耗散,力施与外,生摩擦,温度升高,生噪音。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沙发#
发布于:2015-11-10 09:42
万物由阴阳二玄螺旋运动而成。阴阳成玄,因阴阳运动方式,方向相反,为减少摩擦而各取一向成曲线。曲线复随弧动于三维空间中成玄。

  

太极图初为一个空圆,为无极之态,因道之一点入其心成阴阳。阴中有一点为阳,阳中有一点为阴,阴阳可再生阴阳。把太极图投射到三维动态,中间一点以波状划弧,阴阳随弧而动,而自又旋转,阴阳运动之势相逆。再把阴阳中之阴阳反复投射,见阴阳动之无穷,变之无限。古代经论之图多应在变,动中理解。以平面、静态多难得其意。把太极图写成一个等式,等式左边是道,右边是阴阳。阴阳又可生阴阳,等式可向右无穷演化。面对这个等式,向右是无穷,是发展,是自由,是开放,是复杂。向左是有限,是可预测,是可决定,是简易,是框架,是封闭。这个世界是简内的无限丰富,界内的无穷变化。

  

万物本身有阴阳之变。万物之间有阴阳之变。如太阳耗散能量,于太阳为阴,于地球为阳。极性之变发生在二物之平衡界面,极性之变为能量的传递方式。

  

阳能生新物,阴能化衰腐之物,各有其用。以生命而言,尤重阳。如河道多弯曲之处,水流因之生内旋(阳性)运动,摩擦力小,不损坏河岸。能量聚集,释放给周边的土地、植物,促生命成长。水温降低,密度变大,能克服自身重力,能克服沙石重力,携带沙石不成淤

积。生命源于水,水之活力在于低温下的阳性运动方式。

  

植物的液体、动物的血液皆以内旋运动。内旋运动为有序,生命之因。生命是复杂的波动,是对惰性、平衡的克服。克服方式为阳性运动。其动示无极中种子之潜势。

  

现代能量多源于物的转化,获取方式是燃烧,使物生外旋(阴性)运动,在物的耗散中获取,与生命发展相反,有害生命环境。所能耗散的是有限的,有限为希缺,希缺生争夺、混乱。希缺源于对自然的不理解。以希缺为基础的认知方式需修改。以耗散(阴性运动)为基础的文明至极限,无能长久。自然是循环的,循环是丰足的。以希缺为特征的世界是无意义的。在获取能量上,重物的运动方式,能得丰足。物以阴阳而循环,以阴阳,以循环,以品质升华为基础的文明得长久。

  

《道德经》第一章言明宇宙之本,道,无极,阴阳为真实存在,不是哲学概念、臆测,不是虚无缥缈之玄谈。《道德经》最独特之处在于以直接体验讲本,而再以本论象。本无须证明。无能指。后世诸多经论从象出发,从能被观测的部分出发,以认知、分析、逻辑、计算去理解本。本是直觉,经验性的,不是分析,逻辑性的。为了便人知,《道德经》示道之性,为爱,慈,俭,无争,无为,谦柔,平衡。无论以什么样的语言描述道,道永远是那个自由自在,唯一的整体。

  

宇宙中最大的奥秘是创造。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刻,都在创造。除了创造,什么都没有。《道德经》示创造之理,论万物而有据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板凳#
发布于:2015-11-10 09:42
第二章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美与善为二元意识状态。知美善,必知丑恶,失自然之心。美丑、善恶本为一体。于道,万物皆美皆善,而无美无善。道以阴阳造物,意识以阴阳识物,而不知阴阳之源于道。人的意识始于对物的区分,区分能力越强,意识发展越高。人认识世界始于概念、定义。定义一物为A,就是对A进行了区别于它物的描述。如画一个圆,圆内为A,圆外为非A。下定义如同画那个圆,A被定义,非A同时被定义。A等于A,A不等于非A。

  

二元思考有合理性,也有不完整性。画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中画一条竖线,左边一半为A,右边一半为非A。分开A与非A的线,既是A,也是非A,具有A与非A的二重性。它是A与非A的界,是A的极限,也是非A的极限。在极限条件下,A等于非A。

  

二元思考是分割性的。突出了明确性,失去了极限条件下的连续性、同一性、模糊性。在极限条件下,二元思考的反面成立,极性对立不存在。

  

意识借助界限而思考。界限为定量,可分割、可测量、可计算,用于成象之物,而无适于道。于道,万物无分,以意识无法感知的方式连同为一。欲入道体,意识需入整体性、无分割、无限制、自由状态。

  

意识来源于五官感知。感知的是已经发生的,时间指向是过去,是阴阳已生的状态。意识是否能感知现在?在极限条件下,A等于非A。过去的极限是现在。过去是阴阳已分,现在是阴阳未分。意识需进入混沌,察无极中无穷可能性。道的意志入无极,生阴阳,生万物。意识入无极,与道同一而能创造。在创造过程中,现在成为过去。每一个现在都是无极的状态,意志在无限个现在中穿行、创造。每一个现在都是创造的契机,既可是这样的,又可是那样的。意志在无极中进行选择,从无限的可能性选择一种变为确定性,阴阳生。这种选择为自由意志,自由意志过程为生命过程。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声音、前后,为二元思维。这种思维帮助识知万物。更进一步,意识通无极,道,明万物为一。  

  

圣人意志合道,创造,有为。有为要遵无为之理。无为指无妄为。妄为指违反万物本性。无言指无妄言。妄言指迷于象之语。象为五官所感。心以象为真则生欲,失道。妄言使人起荣耀之心,荣耀之心起,生争夺,混乱。有为合无为之理,立言合无言之意,万物得其本性而兴。圣人存谦柔之心,功绩归于自然。谦柔之心合道之心,行事功成无显耀,阴德,上德。自然回应,德复归于己,功德无求而自得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地板#
发布于:2015-11-10 09:43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争,盗,乱源于意识的混乱。使意识归清净,“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心无外系而无欲,清净自合于心。为争,为盗皆因有欲,欲生因有我,有我则离道。  

  


自我之心,成于意识对于外物的认同。意识未知内之真而外象为真,投射于外。外物在意识认同中成我象。我象既成,复逐外物以自续。去我之心始于意识放弃外象。放弃外象意识如死亡,故死而能后生。  

  


伊甸园,夏娃未听上帝告诫,受蛇的引诱食智慧果,因自我之心既生。蛇为自我之心的投射,品质下降的物化。自我意识有一内在的特性——虚荣。食智慧果可明辨万物、天地,万物归耀于我,为虚荣。虚荣生可欲,断与上帝的联系。离开伊甸园类于失道,失道自远离道的家园。  

  


虚其心以去我,弱其志以去欲,无生自我之心。自然行事,无欲无争,自能实其腹,强其骨。实其腹,强其骨,能助虚其心,弱其志。腹、骨、心,志得其性,易生高品质的思考。那些已生自我之心亦会明其理,不生乱,清净以归道。心无妄念,动无妄为,万物自然中顺本性而兴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4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3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氏之子,象帝之先。  
 道的意志动为波状,无极而太极复归无极,经上下九转复始,循环无尽。道以阴阳化生万物,为根,不可测。其动简明,无象之繁杂。其质如光,存于万物之心。不可见,是宇宙唯一自在之真。道为真,物为象。道为物象根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5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3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万物以道为心,皆有志,以人的意识为最高。意识根在道,不可灭,不可夺,为万物之神性。万物有志而能创造。天地、圣人示以尊重,并无干扰,是以无仁,万物而能得本性。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6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3
道之理在平衡。意如行善,道必回之以善。意如行恶,道必回之以恶。道不控制万物之志,是以万物有自由。道控制对自由意志的回应,是以世上得平衡、公正。如引力,人可把物由高处运至低处而成事,人可由高处摔下来受到伤害。二者皆为引力之应。一善,一恶,因意志不同。明平衡之理,自明道之情。

  

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完美不在于没有艰难,完美在于平衡。平衡为天地心。

  

道创造万物。创造是最高形式的爱。

  

夏娃受蛇引诱,上帝并无阻止,因夏娃之自由意志不可夺。如上帝控制夏娃的意志,夏娃的存在则无意义。上帝回应夏娃的选择,夏娃失去伊甸园。

  

人之贵在自由意志,在意识能明道之理,以慈爱行事,道必应以慈爱。道之情尽在平衡中。人之造化因先天之势与后天之变。先天之势无以改,后天之变变于自由意志。如遇艰难,不能逃,不能认命,以意志勇敢以对,道必应。人心通道心,人有自由意志,能创造。世上没有外在的救世主,不望依外力得救,道在心中,力在心中。道之爱在平衡,不在干预。平衡应心之动。人以爱,以勇敢行事,不要辜负心中的神性。

  

有平衡,而有因果。有自由意志,而有变。平衡与自由意志互生。互动。

  

天地之间,阴阳之动,有如风箱。风箱有二动,一动大压缩为小,一动小分解为大。前者为阳,为聚集,物得以生。后者为阴,为耗散,物得以化。阴阳之动在风箱呼吸间。万物万象之繁杂,不如明阴阳之理,复守阴阳之根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7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4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是孕育生养万物之神,无生无灭。道生阴阳,阴阳二玄相搏成关,为入道之门,万物之根所居。其动绵绵,连续不断,恍惚中似有似无,可知而不可测。其用生万物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8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4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长久,以不存求长久之心,无所欲,自然循环、演化。圣人亦无欲,不求身先,不求身久,心能合道,而身能得长久。私成于无私,以求之心以得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9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4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合于道的行为、意识、如水。水滋养生命,无争于物,谦柔处下,故合于道。水可深藏地下,可地上成河,可山上成泉,可空中成汽,皆顺应自然之力,与环境和谐有序。水之性在溶,在土壤中得土壤之性,在石上得石之性,在金属中得金属之性,在大气中得大气之性,在生命中得生命之性。水之性在载,能承受所溶之性。水之性在合,能释放所载之性。以谦柔,溶,载,合,能滋养万物,因道而行有信,事能成。顺四季,昼夜变化而动。以谦柔无争,无尤。  
 于自然,水循环,使能量交动,生命能成。于生命,水能记忆,载意识。水具阴阳二性,阴为碳性物质,阳为氧性物质,氢为阴阳之载。善待水,善用水的文明能得丰足,能长久。阴性物质与阴性(外旋)运动,阳性物质与阳性(内旋)运动所指不同
灸友45535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85535
  • 粉丝4
  • 关注0
  • 发帖数992
10楼#
发布于:2015-11-10 09:44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万物循环不息。阳主生,阴主化。以阳胜阴始,以阴胜阳终。其间,阴阳势力消长,阴阳平衡为极至,为圆满。极至前阳胜阴而愈盛,极至后阴胜阳而愈衰。盈、锐、满、骄、意为极至,其后必衰。欲得长久,常以阳为用。阳之于心为谦柔无争,天之道
表酱紫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40010
  • 粉丝9
  • 关注5
  • 发帖数1603
11楼#
发布于:2015-11-10 17:57
呵呵,都被你们补全了啊。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