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90回复: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莫维春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3班莫维春
2015-11-28作业第30课学习心得 1 手太阳小肠经 它流注的时间为下午一点到三点。按照时辰发病就是取俞穴。可以针下他的荣穴或俞穴,下俞穴比较不痛啊!下荣穴比较痛,因为越靠近四肢末梢就越痛,这是正常现象。 2 受盛之官:小肠 小肠一样属火,属阳火,阳火来自阴火,来自心脏。心跟小肠两个是表里经,他们两个相表里。小肠消化食物和营养以后变成水和残渣,残渣会到大肠。小肠的火在大肠下面烧,水在上面煮,所以这水会回流到肺脏,就是口中唾液的来源。心主汗,我们全身会流汗,心脏功能很正常就会流汗,所以当你运动时会流汗,这汗是来自心,因为心脏正常。 如果小肠冷了,这个水就变冷的,膀胱也就是冷的,水气就无法气化进入三焦系统。 3 少泽穴与前谷穴 小肠经一共有十九个穴道, 第一个穴道叫少泽。小肠经是阳经,它的属性是金水木火土。所以,第一个少泽穴是井穴,左手的小指,指甲旁边后面这个地方,就是少泽穴。 平常井穴是下针放血,放血用的。第二个穴道前谷是荣穴,握拳的时候,横纹头,就是前谷穴。下针进去没有痛,刚好在骨和肉中间。直针这样下进去。下针时也是手握拳,但叫病人不要握太紧。 4 后溪穴 横纹头的穴道就是后溪。前谷后溪都是要握手取,针刺上面效果很好,而且也很安全。 前谷穴是心经的荣穴,穴性是水,妇人奶水 不够,用前谷穴。扎前谷穴比较痛,所以我们常用在俞穴后溪穴上治。后溪穴主督脉,身上的督脉是后溪在管。督脉是后溪,任脉是列缺。 脊椎骨痛。一看是督脉,就下后溪。那小肠经的虚症,肩膀痛,一看是小肠经的经络,同样是下后溪,都是用同样的穴道, 针督脉时候没有虚实,反正是一个穴道在管,但小肠经就有虚实。很少用子穴,病人几乎都拖到用后溪了。 5 腕骨穴与阳谷穴 手握拳有个骨头,叫小天星骨。小天星骨跟第五掌骨中间,是腕骨穴。小天星这个骨头非常强硬。腕骨穴是小肠经的原穴,原穴无所谓实症、虚症,两个都可以治。这是小肠的原穴。心主汗,心脏有问题的人出汗不正常。 阳谷穴是我们的经穴,属火,阳谷也是小肠经的本穴。手握拳,这个骨头跟掌骨的中间有个大筋,就是阳谷穴。它既不是在筋上,也不是在骨头上,是在关节和筋的中间。要下很浅,一寸针。 6 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 手要翻起来,转过来,才有养老穴。所以手按这个穴道,用这个姿势按到它,转过来后这个骨头会凹裂开,这个骨缝,就叫养老穴。 下针的时候,我们手指去按它,再把它反过来,要从这个角度才可以找到养老穴,别的角度都不行。 养老的病都可以扎。眼科方面的。 要下浅,且要把手转过来下针,用一寸针,半寸就下到,这是针养老的方法。养老穴是小肠经的郄穴。养老透间使。 针穿过去以后,左右捻捻、平补平泻。左右捻捻叫平补平泻,平补平泻完了后,不留针,针马上抽出来。 三个横手指是三寸,两个横手指是二寸。 7 奇穴:肠关 肝关 心关 下针的时候,是在骨头的后方,骨头的上方是小肠经,在骨头下方这边有三个穴道。病人躺着,手要平着摆。肠关呢,就是把肠关掉,如大便,压到时心里同时要想我不想上厕所,大概想三次,便意就没有了,就不会想上厕所了。紧急时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下针,用来防止下利 。少腹的痛,像肠绞痛 ,三阴交下去,因三阴交主腹啊。 肝关痛右边,就下左边的肝关,针下去平补平泻,痛就慢慢去掉了。如果是右边的痛,可能是被马踢到、摔到等等,或肋间痛,我们都可以在对侧的肝关下针。正好在胸胁的地方,都可以下肝关。肝病 也可以下肝关。 心脏的虚症或心脏的实症,都可在心关下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