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阅读:1421回复:7

养神是养生文化的精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2-05 10:15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足则神旺,精气虚则神衰。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神,在人体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指出:“神强必多寿。”这里所说的“神强”实为脑神健全之意。只有脑神健全,才能主宰生命活动、脏腑协调、肢体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沙发#
发布于:2015-12-05 10:16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神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板凳#
发布于:2015-12-05 10:16
  对于养生,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地板#
发布于:2015-12-05 10:16
  古医籍《寿世保元》有诗云:“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大意是:人欲延年百岁,首先要敛气保精以养其内在精神。的确,“养神”是养生的重要内容,只有精神健康,才能真正长寿。
  总之,祖国的中医养生,着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人体内有五脏、六腑,是人体的核心脏器,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人有五官,内通五脏的外窍。肾与耳相通,肝与目相通,肺与鼻相通,心与舌相通,脾与口相通。人体的躯体有皮、肉、脉、筋、骨,也分属五脏所主管,肺主管皮毛,脾主管肌肉,心主管脉,肝主管筋,肾主管骨。五脏与六腑相配合,中医学中称为“相合”,又叫“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以五脏为核心,配合六腑,主管五体,开窍五官,相互联系,内外沟通,形成了人的生命整体现象。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4楼#
发布于:2015-12-05 10:16
    五脏的“脏”,有“藏”的意思,就是贮藏人体的各种精气,用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例如: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五脏各有职能心脏如同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主宰全身,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由心脏发生。肺脏如同国家的总理,帮助(辅佐)着君主(最高领导者),主管一身之气并调节着全身的活动。肝脏如同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者(将军),勇武能出谋划策。脾胃如同国家主管后勤粮草的最高官员,饮食五味靠它进行消化吸收,并运送到全身。肾脏有发挥强力的作用,能产生技巧。心脏的功能正常,则其他脏腑就会正常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心脏的功能失常,则其他脏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形体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五脏各有主管心脏主管血和脉,血液的运行和脉络的通畅与心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常说的“心情舒畅”、“操心”等都是心主管人的精神思维的表现。肝脏主管藏血,能使人耐受疲劳。肝还主管疏泄和畅达,使人的气血舒畅,有助脾胃的消化,腑气的通利。脾脏是人的后天根本,主管对食物和水液的运输和吸收转化,并把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中医叫做“脾主运化”。脾脏还有提升中焦之气的作用。凡内脏脱出(子宫脱出、疝气)多是脾气下陷所致。脾脏主管人体肌肉、四肢的正常发育成长和正常活动。脾脏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正常的运行而不外溢,就是“脾统血”的功能。肺脏主管着一身之气,全身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靠着肺气的作用。人有没有气力,也要依靠肺的作用。肺脏不主管呼吸,时行吐故纳新。肺脏还与心脏紧紧配合,推动着全身的血液运行。肺还调节全身的水液,使用水液下行。肺还主管发声。肾脏是人的先天根本、真火(即:元阴、元阳)的所在地,决定的人生老病衰亡的全过程。还主管着生殖机能和全身水液代谢及大小便的排泄。肾还主管着脑、髓和骨骼及牙齿的发育生长,决定着人的精力、智慧与才干。所以古人总结出了保养肾精是健康长寿的理论与实践。六腑的“腑”,有“府舍”的意思,是空腔的器官,主要作用是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参与水液代谢等。总的说六腑是起输泻作用,与五脏“藏”的作用正好相反。如:胆主管输泻胆汁,胃主管接受和容纳食物,大肠接受小肠中传下的东西,再回收水分,变成大便排出体外。例如:胃的正常功能失常会出现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大肠功能失常会出现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等病症。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5楼#
发布于:2015-12-05 10:16
守道第五十九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人,
  謂人君治理人民。
  事天,
  事,用也。當用天道,順四時。
  莫若嗇。
  嗇,愛惜也。
  治國者當愛〔惜〕民財,不為奢泰。
  治身者當愛〔惜〕精氣,不為放逸。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6楼#
发布于:2015-12-05 10:17
  夫為嗇,是謂早服。
  早,先也。服,得也。
  夫獨愛〔惜〕民財,愛〔惜〕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
  早服謂之重積德。
  先得天道,是謂重積得於己也。
  重積德則無不剋,
  剋,勝也。重積德於己,則無不勝。
  無不剋則莫知其極,
  無不剋勝,則莫知有知己德之窮極也。
灸友54420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94420
  • 粉丝2
  • 关注0
  • 发帖数625
7楼#
发布于:2015-12-05 10:17
  莫知其極〔則〕可以有國。
  莫知己德者有極,則可以有社稷,為民致福。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國身同也。母,道也。
  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氣不勞,五神不苦,則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蒂,
  人能以氣為根,以精為蒂,如樹根不深則拔,〔果〕蒂不堅則落。
  言當深藏其氣,固守其精,使無漏泄。
  長生久視之道。
  深根固蒂者,乃長生久視之道。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