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64回复:1
中府
中府 本经承肝经足厥阴之气,内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为呼吸外气之府库。又以本 经之气,由本穴出中达表,因名“中府” 。本穴原名“ 府中俞” ,又名“膺中俞” , 后人简称“ 中府” 。盖以本经之气由内府输出也。即出纳外气, 经气随之通行之 过栈也。 本穴功用与云门略同。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针灸大成》谓治少气不得卧。 按中医病理,少气之人,多喜静卧。今言不得卧,乃气郁于上,非气亏于中也。 刺本穴使气得升降,而疏利之也。本穴为肺藏之募穴。按“ 募” 字之义,汇也, 聚也。古时招兵,曰募兵。即聚集壮丁,而拣选之也。 按针灸治疗多在调气,如行气、导气、提气、降气,均以理气为务。又针下有感 谓之得气,捻转提插谓之行气,下针之时或在呼气,或在吸气;总不离乎调理其 气。故于穴位命名,多取气、水、云、天、海、泉、溪、泽。虽曰丘、陵、关、 室,亦怀通、降、容、泻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