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
- UID20175644
- 粉丝2
- 关注2
- 发帖数227
|
阅读:1249回复:3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任红超报道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0-16 21:33
肝藏血,心主血,脾统血。胆是一个袋状的东西。 肝把好的营养吸收后变成血,浊物进入胆,会进入小肠,小肠生火,消化力就会更强。 心包膜有一直接络到胆上,当心脏不断的跳动,通过这条络不断的打到胆上,胆受到压力后胆汁就会喷出来,喷出来的速度和心脏的速度同步。 总的胆管是跟肝连着的,把胆切掉后,胆汁就会慢慢累积在里面,经过差不多15年的时间,就会有个硬块像钢铁一样非常硬,这就是肝结石,所以尽量保持原装的最好,不要随便拿掉东西。 视物会看反的原因,是因小时经常呕吐,胆囊倒过来了。(b d) - 瞳子髎穴:又称太阳穴,是胆经的第一个穴道,此穴多放血,治偏头痛、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
- 上关:又叫客主人,是手足少阳阳明的会穴,近取穴治耳聋耳鸣。
近取穴当穴性雷同的时候,以最痛的点来治疗。
- 越靠近耳朵的地方,就越能治疗耳朵;越靠近脑的上方,就越能治疗偏头痛。
- 率谷:从耳尖往上一寸半,治偏头痛。
从太阳穴透率谷治偏头痛。 方法:用三寸针先扎太阳穴,捻一捻,然后提到皮层,把皮拉起来,一点一点透到率谷。 治痛要把握时机,在痛时治疗。 头正中央是督脉,旁开一寸是膀胱经,再开1.5寸是胆经,连三焦经时在耳后, 常见的偏头痛在耳部即胆经的位置。
- 阳白透鱼腰治眼睛近视、视物不明、眼睛痛、白内障。
足阳明胃经病没有到后面,通通在脸的前面,所以面脸的问题都是胃经在管。
- 风池穴:从大筋和脑后骨下方最凹的地方,治鼻窦炎、鼻子不通、脖子强硬,下针采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风池、风府、风门,除了下针外还可拔火罐。
- 肩井穴:肩膀上方,在两片肌肉的中间,治胸腔受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孕妇禁针,下针会落胎。
下针不要下太深,下太深病人会昏迷,重击此穴也会昏倒。 左肩井+右足三里下针,可活血化瘀(胸腔内) 后溪+申脉下针,治肩项病。
- 日月穴:胆经的募穴,近取穴治吐酸、呕吐,很少用。
- 京门穴:是肾经的募穴,治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虚证和实症都治。
京门+肾俞,多治腰酸耳鸣。 10、奇经有一条带脉,有三个穴道带脉、五枢、维道。治女子带下、白带、赤白带。 腰痛:背两边上下痛,是膀胱经上;如果是中间痛,就是督脉;如果是环腰痛,就是带脉痛。 11、华佗夹脊:有一条经在督脉旁开五分的地方,就是华佗夹脊。 华佗夹脊也是腰痛的一种,足三里+临泣可治此腰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