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35622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1276回复: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班吴泳茵报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0-17 22:25
足阙阴肝经,运行时间夜1点-3点,运行是从肝的右边到左边的。肝的代表色是青色为木,如果青色的出现在脸上,就表示肝有问题,黄色在脸上就是脾脏的问题。肝开窍于眼,眼睛的问题是肝在管。无论什么顔色的眼睛,它们的瞳孔都是黑色的,瞳孔是检查肾的地方。肝有问题的时候,人会受到惊吓,会很害怕,很惊恐。同时酸入肝,酸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酸,植物本身带来的酸,是好的酸;一种是食物腐烂的酸,也会入肝会伤身体。全身的筋是肝脏在管,如有抽筋呀,痉卷呀,都是肝的问题。五音中肝的发音是“嘘”, 五脏逼毒法5,练肝,手压肝脏,站立,吸一口气,发出“嘘”声,吹至最后一声,提肛,再出一口无形嘘气,便成。这对眼睛的明朗很有帮助,大概做4-5次为宜。怒伤肝,肝不好易生气,生气也伤肝。可用情绪治疗法。大敦:治疗疝气的大穴。全身只有一条经络环绕阴器就是肝经。如睾丸左落就针右大敦,右落就针左大敦,对侧治疗法。人能眠,是因血会归肝。肝藏魂,心藏神,肺藏魄。根据经络的走向和流注时间下处方治疗失眠。(也可灸脚指上的三毛位可治安眠)。大敦因为环阴器,任何阴部的病可治,治月经量过多,子宫下垂,疝气、睾丸一直旋转(中医认为阴阳不相合)。大墩是井穴,本穴。行间,是肝经荣穴,火性,子穴,所有肝经的实症在此下针,3210针可直接下针。治肝里面有积,右胁痛,急性肝病发作时人发黄。太冲,是大穴,肝经的俞穴。开四关:同时针太冲和合谷,两边共四穴,因为合谷主气,太冲主血,人身体就是左侧为血右侧为气,这样开四关就气血双补。治全身痛(全身痛的时候是气血不和,用开四关,气血会均匀,均匀后病变的痛点就会出来。脚上有三个血脉:1.太冲脉,管血,管肝脏,有脉则生;2.冲阳脉,管胃气;3.太溪脉,管肾脏。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沙发#
发布于:2015-10-17 23:58
请签到
这些年,我们剩下的日子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9826
  • 粉丝27
  • 关注53
  • 发帖数4098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板凳#
发布于:2015-10-18 14:15
楼主,上个头像哈哈
灸友35622
侠客
侠客
  • UID20175622
  • 粉丝3
  • 关注1
  • 发帖数103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地板#
发布于:2015-10-18 20:19
足阙阴肝经。中封,中封是肝经的经穴,金性,治疝气、遗精(但这类问题找大敦穴会更好)。蠡沟,内踝上5寸,是肝经的络穴,不分虚实都可以下针,治月经不调,阴挺。肝经的实症--阳挺不下来,用子穴或络穴或冰水治之。肝经的虚证--皮肤痒,用曲泉穴即本经的母穴来治。中都,治崩漏,疝气。膝关,常用穴位,治膝关节问题,风湿关节炎,不要扎到横纹头上。曲泉,是肝经的合穴,性,母穴,治妇妇阴痒。阴包,曲泉上3寸,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经外奇穴:治肝三穴:从膝盖头外的高骨到腹股沟连成一线,取中点肝一、前后各一寸的距离设肝二、肝三。这三个穴道,专治肝硬化、肝癌的大穴。下针时用手沿线推压,痛点就扎针,这就是临症来取穴,用3215针,因为下面有大动脉,扎1寸就可以。五里,阴廉下1寸的位置。阴廉,曲骨外开2寸是气冲,气冲下2寸是阴廉。五里和阴廉是求子穴,助孕的,用隔姜灸,不下针。章门穴:在胸肋骨正下方。五脏会章门,又是脾(脾主腹)的幕穴,治腹内有积水等脾胃的病症,以斜入针为准确,可针可灸。期门,募穴,常用的大穴,有个观念是强土护木(即强脾护肝),治乳痈,胸胁腹痛。女子经期如遇伤寒,奶水(月事)会迫回子宫,要扎期门或配小柴胡汤治之。
总结之前的学习:人生病的原因有外因:风寒暑湿燥热。内因:情志,喜怒忧思悲恐。饮食也相关。中医认为:肾主先天,是身体的根,主寿命。中医也就是“悟”之为理。十二经和十五络脉:手太阴肺经—络为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偏历; 足阳明胃经--丰隆; 足太阴脾经--公孙; 手少阴心经--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支正; 足太阳膀胱经--飞扬; 足少阴肾经--大钟;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 足少阳胆经--光明; 足厥阴肝经--蠡沟。督脉--长强; 任脉--鸠尾; 脾之--大包。奇经八脉:后溪穴管督脉。列缺穴管任脉。分孙穴管冲脉。临泣穴管带脉。申脉穴管阳蹻脉。照海穴管阴蹻脉。阳维脉把所有阳经围在一起。还有阴维脉把所有阴经围在一起。督脉与任脉,任脉走外面是表,走在督脉后面是里,督任之间是相辅相承的。一切咽喉病下列缺,照海(因为任脉和阴蹻脉都经过咽喉处,找它们的管制穴位就效果显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