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05回复:13
中药煎服有学问
中药煎煮的好坏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熬制中药,发挥药效且没有毒副作用,有如下注意事项。
懂得这些问题很重要哦,以后要煎中药时再也不用缠着大夫问东问西,然后被大夫鄙视的眼屎抹杀得黯然神伤。。。 |
|
沙发#
发布于:2015-11-02 16:20
用具
煎煮中药的用具最好是砂锅。砂锅传热性能好,受热均匀,不易爆沸,兼有保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更重要的是砂锅为硅酸盐成分,化学性能稳定。煎煮中药忌用铁、铜、铝等容器。因为这些容器的金属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影响中药成分的含量,使中药的效应减低或消失。 |
|
板凳#
发布于:2015-11-02 16:22
水质
煎煮中药,取什么样的水非常重要。古代医家的经验是,肢体的病变取长流水,二便不通的取急流水,痰饮郁滞的取逆流水,发热阳证的取雪水,中气不足的取春雨水。但现在很难依次法取水,多是用自来水,偏远地方还有用井水的,如果用矿泉水更好。 |
|
地板#
发布于:2015-11-02 16:24
水量
用水量直接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度。原则上第一煎加水要超过药面3~5厘米,第二煎超过2~3厘米即可。但也要看药物是否吸水,如植物的枝叶花茎等容易吸水,可以多加一些水;而植物的根、矿物质、动物甲壳等,不易吸水,可以少加水。 |
|
4楼#
发布于:2015-11-02 16:25
浸泡
煎煮用水,一般以生水为主,冬季也可以用常温水,但不可用沸水;浸泡时间以30分钟为宜,但具体浸泡时间也要依据药材而定。如植物的根、茎、果、矿物药、动物内脏等,浸泡时间可以长一些。而花、叶等,浸泡时间短一些。 |
|
5楼#
发布于:2015-11-02 16:27
时间
现在煎煮中药一般是天然气,掌握火候非常重要。一般火候是“先武后文”,即煎开前用较强火力,煎开后用较弱火力。要做到武而不烈,文而不缓。按照常规,第一煎煮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煮时间以15~20分钟。煎好后将两次煎出药液混合,一般分2~3次服用。 |
|
6楼#
发布于:2015-11-02 16:27
先后
由于药材的特殊性,有的要先煎如金石类、甲壳类药物;有的要后下,如叶、花,钩藤等;有的要包煎,以避免刺激咽喉,或以利于药物成分的渗出,有的胶类药物要炖化后加入药液中服用。而贵重药物要另煎兑入服用,以免药物的浪费。 |
|
7楼#
发布于:2015-11-02 16:29
|
|
8楼#
发布于:2015-11-02 16:30
服用技巧注意:
为避免浪费,建议1剂中药煎煮2~3次,将各次药液混合后再分次服用。如果有恶心、呕吐时,可以少量、频繁服用,这样能减少对胃的刺激,防止药入即吐。 |
|
9楼#
发布于:2015-11-02 16:30
中药汤剂一般应温服。如果是治疗寒证时,宜热服;治疗热证时,宜凉服。
|
|
10楼#
发布于:2015-11-02 16:31
注意忌口:服中药时最好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膻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