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2133回复:283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班学习心得专贴【5班同学进这里】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班学习心得专贴
所有5班学员统一在此专贴签到,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在本帖直接回复学习心得即可。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哈~ ![]() |
|
沙发#
发布于:2015-11-07 14:57
@教官-石家庄-任超红,11,7日徐淑娟学习艾灸知识的心得,艾,是一种特殊的草。中国南北方广泛地区都有,南方客家人喜欢用艾根煲汤,祛风暖胃;安徽的孕产妇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达到理气血、除寒湿的作用;郊区的农民夜晚,常焚烧驱赶蚊蝇。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分。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太阳为天之阳,艾火为之阳。古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活素,提高机体免疫力,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绒连续燃烧之时,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体表渗透到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目的。中医研究机构用其他药物和其他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作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代替艾灸。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人体本是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则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现象,就像在一台运转的发电机身上,在金属导线上有电压和电流,十二经络和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身体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在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通道和缺口。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作用。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从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和阻止,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针灸和艾灸都是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艾灸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能补元阳。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针灸主通经脉,泻多补少,不能补元阳。 中国古人有个观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艾灸能治哪些病?艾灸适应证广泛1.体弱病久的慢性病病人.2.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3.热性病患者。艾灸直接作用于经脉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等。对于西医来说各种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升降 |
|
地板#
发布于:2015-11-08 00:09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11月7日李航学习心得:艾,味甘平,主五脏邪气,风寒温痹,补中益气。艾用火炎气下,灸之回阳,能通诸经,以治百病。服之,入肝肾与脾,除一切沉寒痼冷。血热为症者禁之。
|
|
4楼#
发布于:2015-11-08 01:17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11.7日赵玲学习艾灸知识心得:艾是一种草,艾火是纯阳之火,太阳为天之阳,艾火为地之阳,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则外邪不易侵犯,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到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活素,提高机体免疫力,艾火连续的燃烧能使艾火的纯阳之温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病灶之处,打通经络,自动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之气,使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中医认为人体是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必然有病历产物的淤滞,如果能让淤滞有所出路,疾病自会痊愈,中医认为人体有12条经络365穴,而这些经络穴位是想通的,艾灸和针灸一样都能打通经络,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打通经络,调整阴阳,从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作用。艾灸的作用和针灸也有些不同之处,艾灸补多于泻,在提高正气的作用下让邪气自除,针灸泻多于补,但针灸的同时可以艾灸,艾灸可提高针灸的补益作用。 艾灸的适应症范围:1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如肾虚,虚胖,慢性妇科病,慢性胃病,风湿等 2:体壮病新的急性病人,3热性病患者,4对于西医来说的各种不治之症,通过艾灸都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经常性的感冒,一般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艾灸中脘。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是关元,足三里,中脘,命门,长期温灸就能达到强生健体,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的作用。不知道穴位者也可以灸阿是穴,就是那里不舒服灸那里,也可以灸病灶附近的部位。 艾灸的禁忌人群: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极度衰竭,无自制力的不能艾灸。另外一些特殊部位也不能灸之,如眼球,大血管处,心脏等。 艾灸的注意事项:1艾灸后1小时内不能用凉水洗澡和洗手,不能喝冰水,2,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以助排毒。 现代的温和灸法有1手移动法,手持艾条法,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移动,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 艾叶的优良选择,一般选陈艾,陈艾的颜色为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为淡白,烟雾由下往上缭绕,不刺刺浓烈,气味温和有艾香。新艾色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烟气发青,发黑较呛人。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
5楼#
发布于:2015-11-08 09:00
江西-徐淑娟
2015-11-7学习心得: 一、艾草的运用 1、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根煲汤,祛风暖胃,用艾泡水洗澡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理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 二、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 1、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热性病患者。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 2、人体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艾灸注意事项 1、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 2、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要灸。 3、 艾灸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 4、艾绒的选择,《本草纲目》记载: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五、如何分辨艾绒的优劣,四个方面入手,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 2、工具支持法,各种各样的现代温灸器,手持的,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 |
|
6楼#
发布于:2015-11-08 09:03
江西-徐淑娟
2015-11-7学习心得: 一、艾草的运用 1、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绿色原生态疗法,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根煲汤,祛风暖胃,用艾泡水洗澡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理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 二、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中医认为所有人身上都有经络,并总结为十二经络三百六十五穴,而这些经络穴位之间息息相通的。 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艾灸的作用从补泻意义上讲是补多泻少,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三、艾灸能治哪些病 1、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也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热性病患者。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 2、人体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比如感冒可以取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每次操作做到微微出汗效果最好。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来预防感冒。一般性肠胃问题可以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不论胃热胃寒,都可以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艾灸注意事项 1、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 2、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于颜面部位,也不要灸。。 3、 艾灸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如有肝区、胃脘部不适,有可能因为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艾灸会主动调整。如灸关元,也许会反应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 五、艾绒的选择,《本草纲目》记载: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五、如何分辨艾绒的优劣,四个方面入手,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可上下左右等,病人可长期自灸。 2、工具支持法,各种各样的现代温灸器,手持的,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 |
|
7楼#
发布于:2015-11-08 09:53
签到!
徐淑娟。:江西-徐淑娟 |
|
8楼#
发布于:2015-11-08 09:55
签到!
赵玲:@教官-石家庄-任红超 11.7日赵玲学习艾灸知识心得:艾是一种草,艾火是纯阳之火,太阳为天之阳,艾火为地之阳,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则外邪不易侵犯,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的渗透力是普通红外线的3到4倍,能激活细胞免疫活素,... |
|
9楼#
发布于:2015-11-08 10:07
@教官-石家庄-任红超,11月7日晋玉洁学习心得:
古代医学书籍: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保命之法,灼艾第一(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太阳——天之阳,艾——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用。 艾灸治病原理:奇邪何来?疾病何来?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如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所有人身上都有一种经络现象,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健康的生理状态——内脏器官通过经络体系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病理状态——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艾灸,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隔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艾灸与针灸:扶正祛邪。艾灸——补多泻少,针灸——泻多补少。艾灸法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艾灸疗法——“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宁事温补,勿事寒凉。 艾灸治病范围: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适于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元气虚弱的人,一般胃功能吸收差,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除病邪,像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都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升降有固定规律,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感冒——取灸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佳。预防经常性感冒——温和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胃热胃寒——灸中脘。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不知穴位,可用艾灸直接作用于不舒服的部位,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或就近取穴。 艾灸注意事项:艾灸后1小时内最后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不能喝冷水冰水。不适宜艾灸人群——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部位——一些特殊部位、大血管处、心脏部位、眼球(属颜面部)等。灸中脘穴,肝区或胃脘部不适,可能肝有隐患或胃脘部有疾病。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妇科、前列腺、生殖系统方面的疾患。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故施艾需用陈年艾。艾条艾绒优劣区分——绒、色、味、烟。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温和灸疗法——手持移动法(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工具支持法。 |
|
10楼#
发布于:2015-11-08 10:19
签到!
晋玉洁:@教官-石家庄-任红超,11月7日晋玉洁学习心得: |
|
11楼#
发布于:2015-11-08 17:49
陈亚楠2015-11-7学习心得:
一. 艾草的运用 1.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艾能续命,能补肾。 人们用艾根煲汤,祛风暖胃,用艾泡水洗澡熏蒸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2.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理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祛病的目的。 3.艾之火是纯阳之火,被人们称“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病位,打通堵塞,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功能。 二.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找到出路,病势必然痊愈。 2.艾灸和针灸一样都是在人体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的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折断或者阻滞,从而达到防病和治病的效果。针灸和艾灸都有扶正祛邪的作用,艾灸是不多泻少,针灸是泻多补少,针灸主通经络,不能补元阳,艾灸是先补而后泻,在提高正气的作用下,让邪气自除。 三. 艾灸能治哪些病 1.艾灸适应广泛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热性病患者。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等。 2.人体自有大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成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中脘、足三里、命门,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 艾灸养生有什么讲究 1.艾灸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灸后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以协助排毒。但绝对不能喝冷水冰水。 2.像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五自制能力者不宜艾灸。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位,也不要灸。 3.艾灸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出现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当身体内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正气,邪气就自动排出体外了。 4.《本草纲目》记载: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五. 如何分辨艾绒的优劣,从四个方面入手,艾的绒、色、味、烟来分辨艾的优劣。新艾发青、暗,点着后火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好的陈艾则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六.现代的温和灸疗法 1.手持移动法,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处一定熏烤,用上下或左右引动等。 2、工具支持法:有手持的,绑缚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
12楼#
发布于:2015-11-08 17:51
签到!
陈亚楠:陈亚楠2015-11-7学习心得: |
|
13楼#
发布于:2015-11-08 18:01
赵翠英11月7日的作业: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疗法,艾灸产生的艾热可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养生贵在保养阳气,强壮阳气。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4倍,可以激活细胞免疫功能。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络的功能,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病位,自动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升降。所以艾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病驱邪,无病强身。 |
|
14楼#
发布于:2015-11-08 18:03
签到!
赵翠英:赵翠英11月7日的作业:艾灸是一种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疗法,艾灸产生的艾热可以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