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312回复:17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学习心得专贴【19班同学进这里】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学习心得专贴
所有19班学员统一在此专贴签到,完成当日学习任务。在本帖直接回复学习心得即可。 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哈~ ![]() |
|
最新喜欢:![]() |
板凳#
发布于:2015-11-07 13:43
2015年11月6日 聂彦霞 艾灸知识心得
1.艾灸的特点:是一种不用服药,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 它的治病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机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2.利用广泛:1.辟邪祈福;2.用根煲汤,可以祛风暖胃;3.用艾泡的水洗澡或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4.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能治愈。 3.艾热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3.灸关元穴: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穴可治愈。 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病症。 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巨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中府穴;檀中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京门穴。 5.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止,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6.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7.一般性肠胃问题:取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穴。 8.灸中脘:不论胃热胃寒,均可灸。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艾灸后需注意: 1.至少一个小时以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协助排毒。绝不能喝冷水,冰水。吃生冷食品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艾灸后出现的症状: .艾灸后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免不了出现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的出离体外了。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 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
|
地板#
发布于:2015-11-07 20:07
2015年11月6日 马会改 艾灸知识心得
1.艾灸的特点: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机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2.”艾“是一种特殊的草,样貌普通,但神奇普遍。利用广泛:1.辟邪祈福;2.用根煲汤,可以祛风暖胃;3.用艾泡的水洗澡或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4.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3.艾热”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艾火连续的燃烧、传递,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身体的皮肤表层透达体内,通达病位,打通阻塞,自动调节圣体部位阴阳的升降,从而达到壮阳、养生、治病的作用。 4.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 1.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整体。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阴阳失调,疾病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是牟舟病理产物的积滞。这种积滞的病理产物如果能及时找到出路。病势必然受到顿挫而走向痊愈。 2.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1.是人体脏腑各官能,官与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驿站和通路。 2. 健康的生理状态下,内脏器官通过经络偷袭与身体表面的穴位气孔息息相通。3.病理状态下,穴位气孔又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天然渠道和缺口。 3.艾灸与针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是在人体内部的信息通路上选择相应的部位,以特定因子,人工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和巩固。恶性循环得以遮断和阻滞,从而达到防病与治病的效果。都有扶正祛邪的双重作用。2.补泻意义来讲,艾灸的作用是补多泻少。艾灸法是先补后泻,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针灸的作用是泻多补少,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艾灸的讲究 1.艾灸后需注意:1.至少一个小时以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协助排毒。绝不能喝冷水,冰水。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3.艾灸后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免不了出现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的出离体外了。 4.经络敏感度:每个人灸感个体差异大。1.青壮年人的灸感,往往较老年人强和快;2.女性的感传也容易比男性高。 5.熟艾与生艾:1.凡用艾叶需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2.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现代温和灸常用的两种方法 1.手持移动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移动熏烤,用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之诸多手法,病人可长期自灸。 2.工具支持法:已有各式各样温灸器,有手持的有绑缚式的,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直接就得烧灼痛与手持法的疲劳,隔着衣服灸也能使渗透力源源不断地作用。 |
|
4楼#
发布于:2015-11-07 20:47
2015-11-7.,贾克然艾灸心得 1.,艾灸的特点~简单易行不用服药是一种原生态的方法, 艾是一种普通的草 但其利用广泛:可以辟邪祈福,其根可以用来煲汤驱寒,艾还可以焚烧驱赶 蚊蝇,老人孕妇还可以用来泡澡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 2“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能治愈。 3”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3.灸关元穴: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穴可治愈。 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病症。 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巨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中府穴;檀中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京门穴。 5.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止,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6.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灸大椎 7.一般性肠胃问题:取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穴。 8.灸中脘:不论胃热胃寒,均可灸。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艾灸后需注意: 1.至少一个小时以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2.要比平时多喝一些温开水,协助排毒。不能喝冷水,冰水。吃生冷食品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 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4不同的人灸感不一样 |
|
5楼#
发布于:2015-11-07 20:54
2015年11月7日 郑玉盼 艾疚学习心得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1.艾灸的特点:是一种不用服药,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 它的治病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机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2.艾疚的运用:1.辟邪祈福;2.用根煲汤,可以祛风暖胃;3.用艾泡的水洗澡或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4.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古书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能治愈。 3.艾热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3.灸关元穴: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穴可治愈。 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病症。 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巨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中府穴;檀中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京门穴。 5.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止,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6.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7.一般性肠胃问题:取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穴。 8.灸中脘:不论胃热胃寒,均可灸。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4.艾疚后一小时之内不要用冷水洗澡或接触冷水,不要食用冷饮 艾灸后出现的症状: .艾灸后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免不了出现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的出离体外了。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 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现代人过食生冷,吹空调,贪凉造成体质寒凉,适合艾疚保健。现在有很多艾疚辅助工具代替手持灸,所以可以作为家庭保健的常用方法。 |
|
6楼#
发布于:2015-11-07 21:06
2015年11月7日 郑玉盼 艾灸心得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1.艾灸的特点:是一种不用服药,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 它的治病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机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2.艾疚的运用:1.辟邪祈福;2.用根煲汤,可以祛风暖胃;3.用艾泡的水洗澡或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4.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古书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能治愈。 3.艾热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3.灸关元穴: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穴可治愈。 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病症。 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巨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中府穴;檀中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京门穴。 5.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止,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6.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7.一般性肠胃问题:取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穴。 8.灸中脘:不论胃热胃寒,均可灸。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4.艾疚后一小时之内不要用冷水洗澡或接触冷水,不要食用冷饮 艾灸后出现的症状: .艾灸后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免不了出现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的出离体外了。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 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现代人过食生冷,吹空调,贪凉造成体质寒凉,适合艾疚保健。现在有很多艾疚辅助工具代替手持灸,所以可以作为家庭保健的常用方法。 |
|
7楼#
发布于:2015-11-07 21:07
2015年11月7日 郑玉盼 艾灸心得 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
1.艾灸的特点:是一种不用服药,简单易行,无毒副作用的绿色原生态疗法 它的治病原理: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 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已经紊乱的生理生化机能,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2.艾疚的运用:1.辟邪祈福;2.用根煲汤,可以祛风暖胃;3.用艾泡的水洗澡或熏蒸,可以达到理气血,逐寒湿的作用;4.焚烧艾草以驱赶蚊蝇。 ”古书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能治愈。 3.艾热 ”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外线的3-4倍,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 艾灸: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 艾灸能治哪些病? 1.适用范围:1.适宜体弱病久的慢性病人;2.也适宜体壮病新的急性患者,对热性病患者也可以灸治;3.元气虚弱的人。 2.特点:艾灸法可以不经过肠胃而直接将热力作用于经脉以培补能量、提高正气、通调经脉、祛病除邪。 3.灸关元穴: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通过重灸关元穴可治愈。 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脏腑的病症。 六脏六腑共有募穴12个: 巨阙穴;中脘穴;天枢穴;石门穴;关元穴;中极穴;中府穴;檀中穴;期门穴;日月穴;章门穴;京门穴。 5.感冒:取灸大椎穴;把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为止,微微出汗效果最好。 6.预防经常性感冒:可以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 7.一般性肠胃问题:取灸足三里、神阙、关元穴。 8.灸中脘:不论胃热胃寒,均可灸。 9.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之,就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 2.艾灸不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1.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以及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不适宜艾灸; 2.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眼球属颜面部,不要灸。 4.艾疚后一小时之内不要用冷水洗澡或接触冷水,不要食用冷饮 艾灸后出现的症状: .艾灸后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些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这时免不了出现各种反应。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积了足够的正气,病邪就会逐渐的出离体外了。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 1.从四个方面入手:绒、色、味、烟 2.新艾:颜色发青、暗,点着以后活力强烈,燃烧时烟气发青发黑,比较呛人。 3.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的,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效果好。 现代人过食生冷,吹空调,贪凉造成体质寒凉,适合艾疚保健。现在有很多艾疚辅助工具代替手持灸,所以可以作为家庭保健的常用方法。 |
|
8楼#
发布于:2015-11-08 22:49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郑玉盼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行完房事后,时机不 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针灸及中药都是可以独立成为中医的 一个部门的。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向下 3、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4、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 , 隔盐灸,隔蒜灸,米粒灸 1、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感觉温热,不用很烫 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洒上一些硫磺粉或大黄粉就可以了。 2、隔盐灸 灸的时候,用盐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用青盐,要等盐变温一点了,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 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 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 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把舌 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4、米粒灸 1、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2、用在什么地方呢? 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这是原则,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就表示到了。那怎么知道“痛灸到不痛”,像“肿瘤” 就是。在肿瘤痛的地方一直灸,直到不痛的地方就停住。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 还是越来越好。 1、病进 2、病退 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 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用隔蒜灸。 2、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 种烧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 2、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我们放点凡士林在 上面。我们可以去药房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针灸的禁忌:1、一般热症不用灸法。当感冒发烧不要灸。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 |
|
9楼#
发布于:2015-11-09 20:5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 聂彦霞 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一、针灸的使用时机 1、气血大虚、重病、失血过多后、病患完全没有痊愈的时候,行完房事后,运动过后、大汗淋漓,喝酒后,体力不够,不能针灸 2、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艾有一个特性:向下找水 3、为什么要灸?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4、灸的几种方法: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米粒灸 1、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感觉温热,不很烫 时就换一壮,在旁边放一个水盆,未烧完的艾就丢到水里熄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如果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慢按排出来。不要把皮肤撕掉免得造成疤痕 2、隔盐灸 灸的时候,用青盐填满神阙穴再放艾绒上去灸。先将盐炒热。凉了,再倒在神阙穴上, 否则会把肚皮烧坏了。古病人下利时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是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的话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 肺部不适,当久咳的时候,因蒜是白色的,辛辣色白,才能入肺,放在舌上。因为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最接近,这时候我们去灸,咳嗽就会好。肺的问题,我们要用隔蒜灸。 4、米粒灸 1、把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位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个、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所谓“不痛灸到痛止”的意思是,一直灸直到当你碰到患部病根的时候,那儿开始产生了痛, 5、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说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我们有两种方式,可以知道病人的病情到底是越来越严重, 还是越来越好。 1、病进 2、病退 当病进时,是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而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当病在退的时,处方不能改,所针的穴道也不能改,要等它病好了为止。若病仍在进时,就表示你的处方、穴道错了!这时你就应该想想怎么去解决它。 当这个病在进时,用隔蒜灸。 2、疱疹、腰蛇、锦蛇。长这样一圈,看起来红红的一小粒,长疱疹的时候,我们有两 种灸它的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他,它就不会再蔓延了 2、干棉花,不要用有酒精的棉花。我们放点凡士林在 上面。我们可以去药房买来全蝎粉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针灸大成》 ①是我们的教科书,书上所说的地方都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意思就是叫我们对称治疗。 ②上灸。临床下针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针就是针,炙就是灸,我们要分开使用。 |
|
10楼#
发布于:2015-11-09 21:40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马会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9日《针灸大成》第1、2课心得。
一、 针灸的使用时机; 1. 不下针: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刚做完爱,行完房事;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汉后;喝酒后;体力不够。 2.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针灸及中药均可独立成为中医的一个部门。 3. 灸时必须用艾绒。艾的特性是:向下。(站在外面看到里面可以找到水)。 4. 当针力不足及气血大虚时都可以用灸的方式处理。 灸的几种方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米粒。 隔姜灸 1. 隔姜灸的方法:切一片大概五十元大小的生姜,用牙签戳几个洞;然后拿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 “一壮”。注意生姜片不用换,烧到温热即可。感觉温热时就换一壮,把未烧完的艾丢到盛水的容器中。 2. 灸单不灸双,艾为纯阳,取阳数。若灸后起水泡,从皮肤旁用消毒针刺一小洞,把水按出。不撕皮肤以免造成疤痕,洒硫磺粉及大黄粉。 3. 膏盲穴灸百壮,什么病都可以治。 隔盐灸 1. 隔盐灸的方法:用盐巴填满神阙穴(即肚脐),再放艾绒。盐不能用精盐要用海盐或青盐。先将盐炒熟,等盐变温一点,凉了再倒在神阙上。 2. 下利时(寒利: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或热利:味道会很臭)灸神阙。 隔蒜灸 1. 久咳用蒜灸,因蒜辛辣色白,能入肺,放在舌头上(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心和肺接近。肺的问题用蒜灸。 2. 用途广: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灸。 3. 病进时,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病退时,由身上往四肢走。 4. 疱疹处理的两种方式:1.在疱疹的头尾隔姜灸,就不会蔓延,变短后一样头尾灸,直白说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灸;2.蜘蛛网(蜘蛛网很黏,薄薄念一层)平摊疱疹上,瞬间烧,一星期左右就可好。现在用干棉花加凡士林,轻轻一烧,烧完整个干掉。过去用蝎子烧成金黄色(全蝎粉)放入胶囊,吃八到十颗。 5. 热症不用灸,1.感冒发烧不灸;2.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多不灸;3.津液很多的地方不灸;4.眼睛不灸;5.阴部不灸;6.有痔疮时不灸。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6. 对称治疗: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带状疱疹是在天应穴灸。针是针,灸是灸,要分开使用。 米粒灸 1. 把一点点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用凡士林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鼻窦炎、急鸡眼用香来点,灸三五个就看病有多深。 2. 灸的大原则:痛灸的不痛止(一直灸到患部病根时,就开始产生痛),不痛灸到痛止(例在“肿瘤”的地方灸直到不痛就停)。最高明的医生:既把病治好了,又不伤元气。 |
|
11楼#
发布于:2015-11-10 19:36
1、不管任何原因导致的昏迷针灸的急救方法:1、针人中
(鼻子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把它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没有针在手上呢,掐人中) 2、如果仍然没醒就是“十宣”放血。 3、为什么叫“十宣”呢? 就是在十只手指头的指尖 放血。(捉五个手指,拿针一下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 4、若仍未醒,再将脚的十个趾头尖放血。 5、若还没醒,就再下“涌泉”穴。(将脚掌一握起来, 会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的纹头就是穴道)这是急救穴,你不要拿一个三寸针下去。 6、若还不醒,就在“百会”放血。(“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我们不下针)当病人整个脸都是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百会穴在什么位置? (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 百会放血方法: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沿往下垂,在百会放血后,病人会感到一阵清凉,凉到嘴巴,就可以讲话,凉到手脚,手脚就可以活动了。 2、火罐的使用时机:吸脓,有淤血时,急性外科扭伤,点刺放血后,痔疮 什么时候地方不能用?乳头,多汗的地方,头部 3、针灸穴位丈量方法 同身寸:所谓同身寸,因为每个人的高矮体格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寸都不一样。(把中指头弯起来,这两个横纹头, 点跟这个点之间我们定义为一寸,这是同身寸)三个指是两寸,四个指头是三寸,以连接手掌的指端为长度标准。 同身寸大部分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腹部跟胸部,另有方法 4、针刺的深浅 1、春天下针就要比较浅,秋 冬的时候,针下的比较深。原理:这就好像我们钓鱼样。冬天的时候,鱼都在比较深的地方,针就要下到骨髓去,春夏的时候,天气比较热,所以针下的比较浅,这是一个观念。 还有,就是中医认为,皮毛是肺在管,肌肉是脾脏在管,血脉是心脏在管,骨是肾脏在 管。一般下针的时候,如果病在皮毛,我们针就下在皮毛,如果病在肌肉,我们下在肌肉,病如果是在血脉上面,我们就扎在脉的旁边,如果病是在肾脏,我们会从皮肤上面下针下在骨头的旁边去。看这个病情在那里,决定我们下针的深浅。 2、腹部可深针,背部浅针以免扎到肺部 3、胖人与瘦人扎针深浅也不一样 4、有的穴道本来就浅,你也不能硬要把它刺过去。 5、一般针刺入穴方法 1、 你要用手去摸质感,这是 皮肤上的感觉,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绝不会在骨上面。不要看到一个骨头,硬要戳进去。所以说,穴道一定在筋和骨之间。当穴道位置找到以后,就用摸的,就知道哪个是正确的,针下进去就对了。 6、常用的针号概念:例如3215 32代表粗细,15代表长短,15是一寸半比较常用一般用在肌肉,四肢,身上。皮肤比较硬的就用28号针。手指比较肉薄的地方就用一寸的。三寸针用来扎透穴。 7、9针图 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以前针只有金银的,因为材质软要做粗一点。 现在有不锈钢的了做的比较细。 8、 一、十二经纳天干歌 天干歌,地支歌 1、十二经纳天干,甲胆乙 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2、十二经纳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9、阴阳五行是相生相克的 |
|
12楼#
发布于:2015-11-11 00:25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马会改申请签到,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二、 针灸的急救方式 1. 当发病昏迷时,不管什么原因,第一先针“人中”。“人中”即鼻孔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若无针,就掐人中,大拇指按住往前推。 2. “十宣”放血。指在十个手指的指尖放血。五个手指一起抓,一到五,一下子刺完,五指一起放血。 3. “足十宣”放血。即将脚的十个趾头放血。 4.“涌泉”穴。位置:将脚掌一握起,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纹头就是涌泉穴。一寸半针下去,扎两个脚,叫涌泉穴。这是急救大穴。 5.“百会穴”不下针,放血用。当病人整个脸成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血管并没有破,就在百会放血。位置: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往下垂,下面放水桶,用三行针刺,血往下走病人会感到清凉,凉到眼睛,眼睛张开,凉到嘴巴,可讲话,凉到手脚,可活动。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 火罐也是针灸的器具之一。过去用大小不同的竹子做成杯子样,杯口磨圆滑不会割皮肤,把杯子先用火烧一下,罩在要拔的穴位,病人会大叫,因为拔的力量强。过去郎中带着各式各样的火罐,里面放吸血的蚂蝗,临床疡科,化脓,伤口烂掉会很臭,就用嘴吸,这用蚂蟥。蚂蟥苍蝇所有自然界昆虫天性:喜欢吃腐坏的食物。腐坏食物对蚂蟥来说是人间美食,蚂蟥的精液还有麻醉作用。用几只蚂蝗(肚大更换)吸到无脓为止。现在美国有消毒蚂蝗才几块钱(褥疮可以)。 四、 火罐的使用 1. 现在用真空的拔火罐原理就是将火罐空气吸出,大小不同用在不同的位置。火罐可吸脓,还可用在膝盖扭伤时活血化瘀(用火罐在痛点放血,看颜色,由黑变淡就起罐),清淤血。被竹子或海胆刺到,都可用火罐抽。 2. 禁用:乳中(乳头会流黄水),多汗的地方,头部都不能用。 3. 外科急性扭伤时,在扭伤的地方上火罐。痔疮先放血然后用火罐吸。放血针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用完可直接丢弃。 第二章 一、穴道丈量的方法 1.同身寸1.把中指头弯起来,第二关节两个横纹头点对点之间为一寸;2.三个指头为两寸;3四个指头时三寸;注意看的时候看病人的手,大概就可以。 应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3. 均等丈量法用在腹部跟胸部。同身寸为主。 二、 下针的深浅 1. 季节影响: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2. 病情影响:皮毛是肺在管(病在皮毛,在皮毛下针),肌肉是脾脏在管(病在肌肉,在肌肉下针),血脉是心脏在管(病在血脉,就扎在脉旁),骨时是肾脏在管(病在肾脏,从皮肤上面下针在骨头的旁边)。 3.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可深针,背部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胖瘦下针深浅不一样。根据穴道决定。 三、 针刺入穴方法 知道穴位,大概的位置针刺入有原则,绝对不在肌肉、骨头、筋和血管上面。 下针位置原则:肌肉间,肌骨之间,肌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脚踝的地方穴道在筋骨之间)。 四、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下针后停留二十到一小时左右),幼儿(14岁以内)单刺(不留针)(下针后捻一捻揪出来) 2.起针方式:(拇指食指握针,中指放在针旁)沿针慢慢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个三十秒在慢慢出来。 3.下针时,病人要采用卧姿。 4.晕针“药不瞑眩疾弗缪”——《后汉书》是一种治疗方式,病人产生晕针,起完针病会有好转。姿势不对也会产生晕针(先下人中,病人躺平,胸膛扣子打开让空气流通)。 五、针号 3215;32是针号(最常用),数目越大,针越细。15是一寸半,表示针的长短(最常用,用在肌肉、四肢、身上均可)。2815;开刀后伤口变硬,或脚肿有淤血块用28号针。3210;10是一寸针(手指头旁用一寸针扎)。3230;30是三寸针(用来透穴,透视不伤筋,骨,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用三寸针)。 六、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九针图:毫针用的最多。火针治疗肿瘤。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 第三章 一、十二经纳天干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wu)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kui)水。 二、十二经纳地支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si)心午小未中,申胱酉(you)肾心包戌(xu),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取它的五行),地支有十二个,赶制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是金。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每一个行的中间,再分阴阳(阳木、阴木等) 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肾脏是水。 脏似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阳。 阴木 肝 阴火 心脏 阴土 脾 阴金 肺 阴水 肾 阳木 胆 阳火 小肠 阳土 胃 阳金 大肠 阳水 膀胱 心脏为什么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心脏不停地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体温来源于心脏。小肠为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心脏和小肠是表里关系,表=腑,里=脏,小肠是第二心脏。心脏产生的热,应该往上升,但是心脏上面有肺,肺是金,火克金,金制火,两个互相制衡。肺好像天空,寒冷。把心当成引擎,肺就是水箱,肺跟心脏相制衡,肺会让热往下走到丹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造成小肠的温度变热,而热的来源是心脏。小肠因为有这个热才会消化食物。 什么叫正常人?心脏的火往小肠下导,所以,正常人的心脏和小肠是一样的速度、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压力。中医是物理医学,非常注重,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 |
|
13楼#
发布于:2015-11-11 09:08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 聂彦霞 2015年11月10日《针灸大成》第3、4课心得。
—、 针灸的急救方式 1. 当发病昏迷时,不管什么原因,第一先针“人中”。“人中”即鼻孔下方、嘴唇上方的水沟处,分三段,取三分之一处下针,下针时,针要斜刺往上,如果没有针,就掐人中,大拇指按住往前推。 2. “十宣”放血。指在十个手指的指尖放血。五个手指一起抓,一下子刺完,五指一起放血。 3. “足十宣”放血。即将脚的十个趾头放血。 4.“涌泉”穴。位置:将脚掌一握起,看到“人”字纹,人字纹纹头就是涌泉穴。一寸半针下去,扎两个脚,叫涌泉穴。这是急救大穴。 5.“百会穴”不下针,放血用。当病人整个脸成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血管并没有破,就在百会放血。位置:从额头往上到顶,再由两耳尖直上,两线相交的一点,再往后半寸,会摸到一个凹洞,就是百会穴。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着床往下垂,下面放水桶,用三行针刺,血往下走病人会感到清凉,凉到眼睛,眼睛张开,凉到嘴巴,嘴说话,凉到手脚,可活动。 三、火罐的使用时机 临床疡科,化脓,伤口烂掉会很臭,就用嘴吸,这用蚂蟥。 四、 火罐的使用 1. 现在用真空的拔火罐原理就是将火罐空气吸出,大小不同用在不同的位置。 2. 禁用:乳中(乳头会流黄水),多汗的地方,头部都不能用。 3. 外科急性扭伤时,在扭伤的地方上火罐。痔疮先放血然后用火罐吸。放血针针尖呈三角形,很锐利,用完可直接丢弃。 第二章 一、穴道丈量的方法 1.同身寸1.把中指头弯起来,第二关节两个横纹头点对点之间为一寸;2.三个指头为两寸;3四个指头时三寸;注意看的时候看病人的手,大概就可以。 应用在四肢上面还有经络之间的寸。 3. 均等丈量法用在腹部跟胸部。同身寸为主。 二、 下针的深浅 1. 季节影响:春夏下针浅,秋冬下针深。 2. 病情影响:皮毛是肺在管(病在皮毛,在皮毛下针),肌肉是脾脏在管(病在肌肉,在肌肉下针),血脉是心脏在管(病在血脉,就扎在脉旁),骨时是肾脏在管(病在肾脏,从皮肤上面下针在骨头的旁边)。 3.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腹部可深针,背部不可以深针否则会扎到内脏。胖瘦下针深浅不一样。根据穴道决定。 三、 针刺入穴方法 知道穴位,大概的位置针刺入有原则,绝对不在肌肉、骨头、筋和血管上面。 下针位置原则:肌肉间,肌骨之间,肌与筋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脚踝的地方穴道在筋骨之间)。 四、 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 1.成人留针(下针后停留二十到一小时左右),幼儿(14岁以内)单刺(不留针)(下针后捻一捻揪出来) 2.起针方式:(拇指食指握针,中指放在针旁)沿针慢慢拔出来,出毛孔的时候,稍停个三十秒在慢慢出来。 3.下针时,病人要采用卧姿。 4.晕针“药不瞑眩疾弗缪”——《后汉书》是一种治疗方式,病人产生晕针,起完针病会有好转。姿势不对也会产生晕针(先下人中,病人躺平,胸膛扣子打开让空气流通)。 五、针号 3215;32是针号(最常用),数目越大,针越细。15是一寸半,表示针的长短(最常用,用在肌肉、四肢、身上均可)。2815;开刀后伤口变硬,或脚肿有淤血块用28号针。3210;10是一寸针(手指头旁用一寸针扎)。3230;30是三寸针(用来透穴,透视不伤筋,骨,血脉,连一滴血都看不到。脚伤、腕骨痛用三寸针)。 六、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 九针图:毫针用的最多。火针治疗肿瘤。各种针的形状,各有不同使用的方向。 第三章 一、十二经纳天干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wu)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kui)水。 二、十二经纳地支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si)心午小未中,申胱酉(you)肾心包戌(xu),亥焦子胆丑肝通。 天干有十个(取它的五行),地支有十二个,赶制合在一起,有六十个,成一甲子循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属性:甲乙是木,丙丁是火,脾胃是土,庚辛是金。阴阳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每一个行的中间,再分阴阳(阳木、阴木等) 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肾脏是水。 脏似藏,五个脏就是收藏就是阴;腑是消化系统,就是阳。 阴木 肝 阴火 心脏 阴土 脾 阴金 肺 阴水 肾 阳木 胆 阳火 小肠 阳土 胃 阳金 大肠 阳水 膀胱 心脏为什么定义为火?因为心一直跳产生热。心脏不停地搏动,一天大概十万次以上,体温来源于心脏。小肠为阳火,因为是消化系统。心脏和小肠是表里关系,表=腑,里=脏,小肠是第二心脏。心脏产生的热,应该往上升,但是心脏上面有肺,肺是金,火克金,金制火,两个互相制衡。肺好像天空,寒冷。把心当成引擎,肺就是水箱,肺跟心脏相制衡,肺会让热往下走到丹田,丹田是小肠的募穴。造成小肠的温度变热,而热的来源是心脏。小肠因为有这个热才会消化食物。 |
|
14楼#
发布于:2015-11-11 19:41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19班郑玉盼申请 签到,2015年11月11日《针灸大成》第5、6课学习心得 1、地支歌,讲得是各个脏器工作的时间段。分别是:寅时开肺,凌晨3点到5点。大肠开卯时,是5点到7点。胃开辰时,7点到9点。脾脏开巳时,早上9点到11点。心开午时,11点到下午1点,小肠,是1点到3点。膀胱,是3点到5点。肾脏,5点到7点。心包经7点到9点。晚上9点到11点是三焦经。9点到11点再回到胆,胆经是凌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最后再回到肝经,1点到3点。
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做诊断。 2、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中分别对应的颜色: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的脏器:肝心脾肺肾 3、比如你有肝硬化,肝肿瘤,有东西在里面的时候,中医称为实。没有东西在 里面,中医叫做虚。 4、 中医分成三阶段,当你是正常的人,一得到症状的时候,身体马上就知道了。 等到病了,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进入病西医才查到了, 举例,这是正常人,大肠是开早上5点到7点,所以起床要上大号,这是正常的身体。代表你气血流注没有问题。1天24小时,有12辰,一个周天. 不必去验血,这个人每天起床上大号,这是没有病的。 5、经络的基本观念: 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这个十二正经,每一条经络,不管是阴经还是阳经。有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共十二条。 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正经十二条。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涉及到井荣俞经合, 《针灸大成》有手不过肘,足不过膝歌, 任何的阴经,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每一条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属性是金水木火土。 6、阴经和阳经 每一条经,经上面都有一个络,叫络穴,什么叫络穴?链接阴经和阳经的那条就叫络,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它的络穴。7、阳经比阴经多一个东西,就是原穴。在介绍经络时会告诉你。 8、12正经之井荣腧原经合穴取穴选择 1.病在脏取井穴。井就是深的意思就是指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 拿三寸针去扎。井穴效果好 2.病变于色取荣穴 指如果病反应在气色上就用荣穴 3.病在时间者取俞穴 指如果病是在某特定时间段发作采用腧穴,荣穴也有效果但不如腧穴 4.病变于音者取经穴 如果是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声音是从那器官发出来。 5.病起于饮食取合穴 饮食不节,引起的病症用合穴 四季保持有一点饿,只要七、八分饱就好,因为这样不断训练你的胃气。治病时,只要病人的胃气回来,病就好了。 6.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 基本上,原穴是安五脏的,五脏不平衡时用的。阳经都有原穴。 9、与四季的关系 井荣俞经合五穴对应的季节:冬,春,夏,长夏,秋 对长夏的定义:是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这是长夏 合穴主味道(指嘴巴出现各种味道的时候),对应秋天 1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阴阳:阴有形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阳是无形的。 如果按照节气走,我们不违逆节气,寿命会延长,就不会生病。生病的人是反着走的。 11、五行 中医所谓的阴阳五行:正常人是相生的,生病脏器就会相克 12、任脉与督脉 任脉:女人会怀孕是靠任脉,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准,就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穴道。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而督脉是诸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