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16回复:2
范长伟与艾灸疗法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焦虑紧张的心情给身体带来很多不适。这就是中医所说“七情所伤”。心情平静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范长伟看病,总是先给来灸草堂的病人先斟上茶,清茶入口,待客人心平气定后才开始例行灸疗。
对于只穿布鞋、不看电视、只读古书的人范长伟,对养生颇有研究。十几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8时左右,带着“徒弟”在北京西山附近的灸草堂前打太极,9时会在悠扬舒缓的古琴曲的袅袅声中,享受着艾草独特的香烟味,为客人做“灸疗养生”法。 范长伟的兴趣总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他喜欢听古琴,打太极,喜欢和徒弟们一起读“弟子规”。表面看来,范长伟真是很悠闲,其实,除了给客人灸疗保健,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拯救灸疗。因为,“灸法快被人们遗忘了。” 年幼时期的范长伟,由于妹妹得了小儿麻痹症,这使得他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坚持带妹妹去一个老中医那里做按摩和针灸,数年后,妹妹终于能够自己行走了。此时的范长伟开始立志要学习中医。 1990年,范长伟来到北京,拜著名针灸专家韩温溪为师,用了近八年的时间悉心学习灸疗和推拿。1997年底,范长伟终于在北京西城开了个小诊所,从那时起,开始用灸疗为民众看病治疗,尽心竭力地为他们解除病痛的痛苦。 祖国的中医药学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宝库,其理论根基是经络学,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式,和针(疗)、灸(疗)、汤(药)、推(拿)四种治疗方法。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的作用机理都是力求疏通经络,达到治病和养生的目的。灸疗就是用燃烧的艾草在人体的穴位上熨、灼,使热量通过穴位进入经络,达到疏通经络、祛寒疗疾、养身保健的作用。而用艾草进行灸疗,则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养生保健方法。 在我国民间,亦有“家有艾火不求医”的说法。遗憾的是,艾灸,祖国中医药学宝库中的这颗璀璨明珠,到了近现代,正面临绝境,一些医院的针灸科也是有针无灸。但是起源于中国的灸疗,却在日本、韩国绵延生息,日本的北海道一直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中对艾灸也有具体的描述,韩国人甚至认为艾灸是他们发明的。 为什么老祖宗留下来的灸疗方法日渐衰落?范长伟发现艾灸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艾灸器具简陋,操作麻烦,稍不留神就会烫伤皮肤。从2004年起,他开始潜心研究新的艾灸器具。2005年,经过无数次的改进,“范氏艾灸罐”终于诞生。由精心炮制的艾粒点燃后牢牢地插在艾灸罐里面的金属针上,加之罐外的手柄,既方便艾灸罐在病人体部自由移动,也可以调节灸疗温度。罐外的两个环,更方便艾灸罐固定在病人身体的任何部位。在此基础上,价格低廉的艾条、方便实用的兜肚、疗效显著的艾草汤,等等,一系列与艾灸相关的治疗、保健产品也被逐步开发出来。 总结前人对灸疗的研究后,如今范长伟创立了“四穴(命门、关元、三里、中脘)养生法”。他的陈艾辅以其他中药制成了艾条对“四穴”进行熏酌以减轻病痛,治疗感冒、痛经、胃痛等常见寒症的方法简便,更能让病人花更少的钱。2006年,范长伟把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范长伟极简艾灸》,并出版发行,而今,腰腿疼的患者可以按照书上的图示,足不出屋就可以行使灸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