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39回复:1
四白穴面肌痉挛治验【取法】正坐,在承泣直下3分,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面肌痉挛 【机理】面肌痉挛,为阳明经筋病,为经筋受寒所致。因阳明经筋,“上颈上挟口,合于颧部,足阳明经筋发病……颊筋有寒,则发生拘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取四白穴以驱风散寒,故可治此病。 【刺灸法】针刺,埋针 【治疗经验】 ◎张乃青: 操作:取30号1寸毫针,单手进针,直刺边捻边进,深2-3分,有麻电感放射至上唇及口角即停捻留针10-15分钟,出针后用特制掀针0.5-0.6cm(根据患者面部肌肉肥瘦而定)从原针孔刺入,用直径1cm圆形胶布固定5-6天出针。间隔2-3日再治如上法,5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范xx,女,34岁。1979年3月8日就诊。主诉:常感右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已有10余年,近2年逐渐加剧。说话、洗脸、急躁时更易发作。甚至在步行之际突然发作,目不能睁,不敢举足前进。经过中、西医治疗,症情毫未改善。检查:五官正常,语言清晰,四肢运动无障碍。舌淡红,苔薄白,脉小弦。除见面部阵发性抽搐外,余无特殊发现。诊断:面肌痉挛症。治疗:取患侧四白穴,先针刺后埋针,经治2疗程面肌痉挛显减,3疗程痊愈。随访多次,面肌痉挛未曾再发。 按语:我治“面肌痉挛”是根据祖国医学.风胜则动”及“阳明经脉行面”的理论。认为本症的病因是“内风”或“外风分乘袭阳明。以致阳明经脉阻滞,气血运行失常,致痉挛时作。故取阳明经之四白穴以解痉而熄风。前贤又有“静以久留”之明训,埋针久留可更进一步起到熄风解痉遏制肌肉抽动的作用。验之临床,恰合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