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14回复:0
艾灸养生
艾灸是无毒副作用的原生态疗法,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份。艾是一种效用特殊的草,其作用很多,端午期间可以挂在家里辟邪祈福;南方人用艾的根煲汤,祛风暖胃;产妇用艾水洗澡或熏蒸来理气血,逐寒湿;燃烧艾可驱蚊。古医书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可以治愈。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是说艾能续命,艾能补肾。
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艾是纯阳之火,是地之阳。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艾灸的功能:艾在燃烧时能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强,可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免疫力;可自动找病位、通经脉,自动调节身体内部阴阳升降。 艾灸为什么能治病?人体本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疾病的发生都是阴阳的失调引起的,会有某种病理产物的积滞,如果积滞能找到出路,身体就会痊愈。人体的十二经络与三百六十五穴,是人体各器官与脏腑之间传递信息的驿站,当人体产生疾病,穴位气孔就是宣泄病理产物的出口。艾以特定的因子激发感传作用,使良性循环得以恢复,恶性循环得以阻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以溢奇邪,以行营卫”,“有余可泻,不足可补”是艾灸疗法对中医基本原则的灵活运用。 艾灸和针灸的区别:艾灸补多泄少,针灸补少泄多。针炙主通经脉,不能补元阳,艾灸先补后泄,提高正气,让邪气自除。 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需要艾灸。人应以“宁事温补、勿事寒凉”为日常习惯,但现在人是反其道而行之,熬夜,冷饮生冷食物,冰箱,空调,各种寒凉药物,激素等等,人体所依赖的阳气就会加速损耗,提升阳气,增加生命之火被越来越从的人需要。 艾灸能治哪些病?艾灸适应范围广泛,体弱病久的慢性病患者,体壮病新的急性病患者,热性病患者,元气虚弱、胃功能差很难吸收药物的患者都可以用艾灸。具体疾病如肾虚,失眠,虚胖,贫血,各种慢性妇科病,慢性肾病,类风湿,脊柱炎等等。对于西医来说的不治之症,通过重灸关元等穴位,可以治愈。灸关元是以后天补先天为道理,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固定规律的,令元气逐渐充足,“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人体会自行节能,升降自如,人体内自有大药。 艾灸如何取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12个募穴,艾灸募穴可以治疗本脏腑的病症。感冒时,取炙大椎穴,灸到皮肤发红、发潮,微微出汗。预防经常性感冒,用温和灸的方式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一般性肠胃问题,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胃热胃寒,艾灸中脘。 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长期温灸,可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对于不知道穴位的人,就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古人称痛点为阿是穴或天应穴;或者“就近取穴”,就是在患处附近或患处不远处取穴。 艾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1、灸后比平时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帮助排毒,灸后一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洗澡。 2、艾灸不适宜人群:孕妇、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极度衰竭,无自制能力者。 3、不能灸的部位:一些特殊部位以及大血管、心脏部位,眼球。 艾灸后的反映: 艾灸后出现疾病加重反应,如口干舌燥,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会胃脘不适,这有可能是肝有隐患或胃脘有疾病,艾灸以主动帮人体去调整。艾灸关元穴,可能会反应出妇科隐患,前列腺或生殖系统的疾病,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它能告诉我们,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好调动的好,相关的部分都会齐心协力一起工作。因经络敏感度不同,灸感个体差异会很大,青壮年的会比老年人强和快,女性的感传比男性高。 艾叶要求:需要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所以一定要用熟艾。 如何分辨艾条和艾绒的优劣:主要从绒、色、味、烟入手。好的陈艾颜色土黄或金黄,烟的颜色是淡白,不浓烈,燃烧后烟雾由下而上缭绕,气味温和有艾香,不刺鼻,渗透力强。 现代的温和灸疗法:1、手持移动法。手拿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或患痛处,上下、左右移动熏烤,病人可长期自灸。2、工具支持法。借用各种现代温灸器,可缓解直接灸的烧灼痛和手持法的疲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