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83回复:0
丰洁明:顺应自然的中医养生
《礼记·大学》中的千古佳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修身一词不仅有锤炼德行的意思,同样也包含着锻炼身体的双重含义。一个健康的身体,令人神清气爽、精力旺盛、血气充盈。脑思维与身体能量相互良性运转,令人在事物的选择决定上思虑周详,运筹帷幄。由此可见身体是一切的根本。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命就会呈现出相应的状态。我们的身体同样遵循着物质守衡定律在运转。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三大基石是:合理营养、保持好的心情(优雅诗意的心态)、适度的运动。以上三点也与我国中医提倡的饮食养生、环境养生、情志养生观点大致契合。 饮食养生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两千多年前,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就告诉我们食物养生的重要性。 无论古今中外,人们之所以重视饮食、不仅仅是因为食物能满足我们的口福,更重要的是通过食物能使人体达到营养肌体、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防病抗病、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很多作用。搭配合理的食物滋养身体,修补受伤组织。使人面目流光溢彩,有营养的油光。从而最终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事实上,人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不仅可以辅助治疗疾病,也可以造成病从口入。现代人恰恰是因为吃遍美味佳肴、营养过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肝肾脾超负荷运转致使脏器得不到休息,就像机器长时间运转会造成严重损耗一样,长此以往我们分解不了超量过剩的蛋白质,沉积在体内就产生了毒素和垃圾。再加上四肢不勤、缺少运动自然许多病症就会找上门。而三高、糖尿病、痛风、脂肪肝此类富贵病目前在我国正在以几何倍数增长,并且患病人群的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以食治之,食补不愈,然后命药”,这是大多数医生给体虚和有小伤小病的人的治疗主张。所以现代养生的最高境界应以合理平衡饮食而求得健康,对于注重健康的人们来说,食物养生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食物也可以决定人的个性。喜欢吃肉的人比较活泼,爆发力强,但是耐力和体能却比较弱。盐分摄取过多的人比较内向、阴沉,因此不同食物对人的个性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如果营养摄取得当,可用食物来改善个性,使你成为精力充沛,个性温婉积极向上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