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弦上的宣叙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5892
  • 粉丝23
  • 关注11
  • 发帖数3778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社区居民
  • 原创写手
阅读:471回复:0

人体七大“撒气穴”,养生舒肝消脾气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22 13:53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是由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引起的,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

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

除了调解心情养生外,还可通过按摩和艾灸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来舒压。

1、头上的3个“撒气穴”

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

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

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2、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气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的养生作用。

艾灸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艾灸膻中穴可以改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下肢的2个“撒气穴”


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

艾灸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

如果配合着足三里一起艾灸,在舒肝理气的同时,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也有所改善,还可以强生健体,中医有句古话叫:“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可见,足三里穴位的重要性。所以,平常有事儿没事儿都可以多灸灸足三里,有很多好处。
爱,是两情相悦的吸引,是心心相映的维系……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