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酱紫
精灵王
精灵王
  • UID20140010
  • 粉丝9
  • 关注5
  • 发帖数1603
阅读:1119回复:3

上古三大天书内容简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9-23 16:02

1.      《易经》讲的是能量在整个宇宙世界内的运行规则。

1)在这个体系中,能量的第一层级是混沌,相当于宇宙大爆炸前的状态。
2)宇宙大爆炸后,分出能量第二层级:阴阳。阴指收敛的,向下的能量,阳指扩张的,向上的能量。这两种能量在宏观世界分出了各大星球、星系;在微观世界,就原子而言,原子核是阳的能量,向外扩张,电子是阴的能量,向内收敛,二者达到平衡,就能稳定存在。
3)能量的第三层级就是五行,能量被进一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同时给出能量彼此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即能量间的运行规律。
4)能量的第四层级是八卦。能量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人们理解和运用呢,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八卦,即八“大象”。已知,阴阳两种能量结合三次才能稳定存在,2^3=8。古人将五行中的水火不变,其余金木土三种再按照阴阳能量的差别分为阴金(兑),阳金(乾),阴土(坤),阳土(艮),阴木(震),阳木(巽)。然后,给出八卦的运行规则,就是64卦内容,即任意两种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给出了具体的能量运行规则,也就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就相当于有了“先见之明”。

2.      《黄帝内经》是讲能量在人体中的运行规律。

我们可以注意到,易经中大量的是八卦内容,而黄帝内经中,主要是五行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在人体内部,能量直接按照五行规律运行,不再需要另外的载体来表现了。
1)人体一切病的根源就是能量不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所以黄帝内经应该有养“正气”的内容。事实上,道家的练内丹,武家的“练功”,佛家的“打坐”都来源于此。
2)人体内的能量主要分两大部分。大部分固态能量按五行分别居于五脏,另有气化部分的五行,其中火分为君火和相火两种,分别运行在十二正经中。奇经八脉相当于湖泊分别储存不同性质的气化能量。
3)能量不足时,为保住主要脏腑(中央机关),往往是经络中的气化能量部分先不足(地方部队)。吴清忠先生把人体各可见器官比喻成电脑的硬件,经络比喻为电脑软件,非常贴切。只要出厂产品合格,硬件坏掉的几率很低,相反,这个软件,只要电脑在运行中,几乎天天遇病毒,时不时死机一下。90%以上的电脑“病”,是软件问题,不是硬件问题。人体也一样,只要生下来时不带啥先天疾病,90%以上的病,是经络出问题,不是器官出问题。即有功能性病变,非器官性质变。与电脑不同的是,经络出问题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年),它所管辖的硬件部分因为能量无法正常供应,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也会病;而一旦经络或脏腑能量补充足了,它还会对“硬件”部分自行修复。比如,颈椎病,是肺经气亏所致。这种人,一开始会有夜3-5点(肺经运行时间)醒的问题,1-2年后,或颈椎有增生了,已经出现器官性病变了;后来,多吃羊肉等补肺的东西,1年后颈椎病好了,再过1年,竟然连“增生”都找不到了。所以黄帝内经的治病,只针对经络和脏腑,不太理会“硬件”。
4)情志问题,直接损耗五脏能量。如心主喜,喜伤心,因为喜悦这种情绪的能量和心脏能量性质相同,同气相求,会使本应潜藏在心脏的震卦能量通过心经发散出来,人会感到喜悦,但明显的,很损伤潜藏的心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打游戏的人易心梗。打游戏也是现在“男孩危机”的根源。

3.  《山海经》是人文地理志。以地理志为主。
看过前篇的人应当知道,先天八卦就是地理方位图。同样,将各地的地理主要情况注明,它的能量属性自然就出来了。能量一旦定性,就能按八卦原则进行推算了。
口可口可
会员
会员
  • UID20143887
  • 粉丝15
  • 关注6
  • 发帖数1992
  • 最爱沙发
  • 社区居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5-09-23 16:25
呃呃呃
本尊飘过~╮
圣骑士
圣骑士
  • UID20157835
  • 粉丝6
  • 关注7
  • 发帖数627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板凳#
发布于:2015-09-23 19:37
不愧是天书,不是我等凡人能理解的
书生
侠客
侠客
  • UID20140017
  • 粉丝12
  • 关注15
  • 发帖数273
地板#
发布于:2015-09-23 21:44
易经,黄帝内经,山海经。有时间都阅读下!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