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8灸友
新手
新手
  • UID2014845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96
阅读:1008回复:1

中医经典魔鬼训练1班李宁签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0-18 22:34
20151018李宁听第53、54课学习心得:

一、三脉
1.太冲脉:管血。治女人滴漏不止,阴道的问题,男人睾丸痛,阴茎痛,小便带血都可下太冲。太冲痛下对侧合谷,合谷痛下对侧太冲。
2.冲阳脉:管胃气。
3.太溪脉:管肾脏。

二:足厥阴肝经的穴位
1.中封:脚跟掌骨连接处的大筋内侧。肝经经穴。治疝气等症,用得不多。
2.蠡沟:内踝裸上五寸,肝经络穴。肝经的实症如阳挺,虚症如皮肤痒都可针。
3.中都:蠡沟上两寸。治产后恶漏。
4.膝关:膝盖横纹头上五分。治风湿性关节炎。
5.曲泉:大腿骨大筋内侧和骨头中间。肝经合穴,主水,母穴,虚证都可以治。治男人小便困难,女人阴部痒。
6.阴包:曲泉上三寸。治小便困难,尿道感染,月经不正常。
7.足五里:曲骨外开两寸是气冲,气冲下三寸再旁开五分处,
8.阴廉:五里上一寸。和五里都是求子穴,因为动脉多,多用灸。
9.章门:肋骨正下方尖角处。脏会章门,脾之募穴。五脏的病,包括胰脏,都可下针。肚子臃肿,腹部积水,奔豚症都可以都可治,下针左右斜刺都可以。
10.期门:第二、三肋骨中间,不容外开一寸半处。肝的募穴,肝的问题。先下期门,再下肝俞,俞募治疗。胸胁苦满,肋下痛,肝脏痛,呕酸都可以下针和灸。

二、治肝三奇穴
定位:大腿内侧,从膝盖头到腹股沟假想一条线,中点是肝一,上下一寸分别是肝二和肝三。这三处痛,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
治症:专治肝硬化,肝癌。两腿都下针。

三、十五络脉
1.肾主先天,十二正经的根就是肾。肾脏决定人的寿命。
2.人生病,一是外因,有外到内,风寒暑湿燥热,络感受到,传到经,经传到腑,腹到脏(如果脏气强,进不了脏);二是内因,由内到外,如情志饮食都是致病的因素。
3.阴经阳经都有络。虚实症都可在络脉上治。
4.十五络分别是:
脾之大络:大包(统领诸络)
任脉的络:鸠尾
督脉的络:长强
手太阴肺经的络: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的络:偏历
足阳明胃经的络:丰隆
足太阴脾经的络:公孙
手少阴心经的络: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的络:支正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飞扬
足少阴肾经的络:大钟
手厥阴心包经的络: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的络:外关
足少阳胆经的络:光明
足厥阴肝经的络:蠡沟

络有病,全身都痛,可以下针大包。络脉虚,全身是松的,不管虚实,都可在络脉上下针。

四、奇经八脉
1.督脉:主一身阳气,脉气的源头在曲骨。后溪管督脉。
2.任脉:有表里,在里有督脉。起于胞中,络到喉咙。妇科病通属于任脉管。列缺管任脉。
3.冲脉:起于胞中,沿着肾经上来。直接包到胃心肺,所以胃的问题,气喘,咳嗽,心痛,心绞痛,都可以在冲脉上治。公孙管冲脉。
4.带脉:起于季肋,三个穴道,带脉,五枢,维道。主要症状是肚子胀满,腰像坐在水里面。足临泣主治带脉病。
5.阳蹻脉:起于跟中,从外踝裸上来,在胆经和膀胱经中间,一路到背后,再到头部。照海管阳蹻脉。阳急在阳蹻上治。
6.阴蹻脉:从内踝裸一路上来到咽喉,申脉在管。阴急在阴蹻上治。所有的喉咙病,列缺照海一起下。
7.阳维脉:横着把所有阳经围在里面,维在经络上骨头上的就是阳维;维在内脏上的里面的就是阴维。阳维外关在管。所有的腑和阳维互通。阳维管外面胸腔这一圈,下焦是带脉管,若病人腰痛胸痛,下外关临泣。
8.阴维脉:内关在管。阴阳分离可用外关透内关。所有的脏和阴维互通。
太子灸
管理员
管理员
  • UID20142954
  • 粉丝54
  • 关注12
  • 发帖数2570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原创写手
沙发#
发布于:2015-10-19 17:54
好的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