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36回复:15
“屁”如果憋住不放都去哪了?
屁原本是从口中进入的空气和食物在通过消化器官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气体。其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氢气和氮气。
大人平均每天要放1——3升的屁。如果憋住不放,屁就会回到肠内,被吸收进血液中,在体内循环的过程中就被分解了。 但是长期憋屁可能会引起胸闷、腹胀、头晕目眩等。所以说,有屁不放,憋出内伤;该放就放,可以原谅。 |
|
|
沙发#
发布于:2015-09-07 13:38
【屁——知识扩展】
屁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据说,气体的量、气体被发射到体外时的速度和消化器官(尤其是直肠)的形状这三个因素决定了屁的音色。 比方说,气体的量很大,直肠很粗,那么屁的声音就会很大而且低沉。如果气体的量少,直肠很细,那么屁的声音就会小而尖细。也就是说,同样都是吹奏乐器,次中音萨克斯出来的是低音,短笛出来的是高音,道理都是一样的。 |
|
|
板凳#
发布于:2015-09-07 13:38
为什么响屁不臭臭屁不响?
没有一点儿声音窜出来的屁很臭,而动静很大的屁却不臭,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屁的气体的99%都是没有气味的氢、氮、二氧化碳、甲烷和氧。人吃了米饭、豆类和薯类等碳水化合物的时候会产生这些气体。 剩下的1%则是氨、硫化氢和粪臭素等产生恶臭的成分。这些成分是从肉类和鱼类的蛋白质和脂肪中产生的。 声音很大的屁被认为是肠内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因为大量的气体是吃了碳水化合物才容易产生,所以说响屁不臭。 相反,如果不怎么吃大米饭而是光吃肉类和鱼类,那么屁就容易变成臭屁。 因此,可以说那些饭量很小的美食家多半放臭屁。 吃东西速度快的人,放屁的次数会增加。 |
|
|
地板#
发布于:2015-09-07 13:38
那么,屁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正如前述,屁的材料是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来源。 事实上,习惯将大量空气与唾液一起咽下的“吞氧性”的人,放屁的次数通常比一般人还要多。严重的话,胃部一半以上有时都会占满空气。 在肠内等待被咽入的空气的,是肠内的细菌群。 栖息于肠部上方的大肠菌、葡萄球菌等需气性菌,会先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因此,栖息于下方的厌氧性菌(遇氧气即死的细菌),就可以几乎不接触到氧气而活了下来。 剩下来的氮,则原封不动地成为屁的主要成分之一。氮的比率因人而异,健康的人屁中有60%~70%的氮。 |
|
|
6楼#
发布于:2015-09-07 21:02
悄悄放就没人知道了
灸友17137:该放就放,是个问题 |
|
|
8楼#
发布于:2015-09-08 17:08
也有可能是你
![]() 灸友13731:放P 就是他 |
|
|
9楼#
发布于:2015-09-08 18:00
不是a,我憋住啦
E弦上的宣叙:也有可能是你 |
|
|
10楼#
发布于:2015-09-08 18:34
憋了可不好哟
灸友13731:不是a,我憋住啦 |
|
|
13楼#
发布于:2016-02-22 11:58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