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友3846
侠客
侠客
  • UID20143846
  • 粉丝1
  • 关注3
  • 发帖数12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1071回复:0

中医经典特训1班郑其赛报到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0-22 18:34
郑其赛61-62课时视频学习心得
原络治疗法
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法  俞募治疗专门治疗内科病,下针在胸前和背后。肺俞+中府治疗肺病;胃俞+中脘治疗胃病。热症针,寒症灸效佳。
会郄治疗,用于内脏病止痛。原则有痛症、炎症时用。如大肠炎(血和大便是混合的),大便120-30次。针温溜+中脘。痔疮便血:内痔疮先血后便;外痔疮先便后血。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针章门+孔最。
九针之使用时机。第一镵针(头面放血用),第二个圆针(病人怕针或元气虚时用来导气),第三鍉针(透针用),第四锋针(三棱针,放血+排脓用,四肢末梢或背后放血),第五铍针(治疗脓疮用),第六圆利针(一般治内科酸痛,用在病比较深的时候),第七毫针(最常用 调气血平衡),第八长针(用来透刺治深痹久病,专用于治半身麻痹,从脊椎骨华佗夹脊下针 )。第九个火针(用来治痞的)。现在常用的是毫针(1寸、二寸等)和圆利针,放血片或采血针(代替三棱针)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玉龙歌诀 针灸主流医学观 原则不变,以不变应万变。辨证立法
针灸治症系列
梅花针放血治症:1.皮肤病;2.麻痹。梅花针头短不伤元气。中医不治病只治症。
头部与脑瘤治症  。病理性头痛:1.全头痛,头顶痛,眼晴痛,近取百会治全头痛,还痛则针涌泉。2.偏头痛,在胆经上,对侧治疗扎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如伴有恶心,呕吐扎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其中一个或全部,看病人痛的程度。3.耳后痛,耳朵后面痛,三焦经。初痛扎天井,久痛扎中渚。4.前额头痛,印堂痛扎中脘。5.病人眉棱骨痛,左痛扎右肾关穴,右痛扎左肾关穴,两边痛扎双肾关穴。6.后脑痛或颈项的地方痛,就在天应穴下针,同侧天柱的地方。如初痛在膀胱经上扎束骨,久痛扎委中。7.脑瘤,症状:全身抖动痉挛、颤动,眼晴往上吊。用药:用全蝎和蜈蚣等量烤干打成粉放入空胶囊服用。导引针刺法,先下百会(),再下涌泉()。诊断脑部有脑痿缩和老年痴呆症可在绝骨穴会找到强烈压痛点。而脑里面长东西(肿瘤),在绝骨穴,第14椎命门穴都有压痛点。脑瘤,针刺痞根穴(第13椎下外开3.5寸)强烈压痛点。
治眼证及睛中法   1.眼睛红肿痛,代表里面是温热的。在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点刺放血,用三棱针挤一两滳血,不要拿梅花针,扎攒竹穴尽量扎在眉毛里面。2.眼生翳膜(白内障)  近取穴晴明、阳白。远取三间、养老、光明。或取晴中,冰敷术眼20分钟,让血流减至最少。用三棱针或者放血针在瞳孔外侧边刺过角膜形成浅洞,换小号毫针向瞳孔中心平刺进针至胫骨刮除翳膜。刮净后用温水湿敷。然后再取近穴和远穴恢复视力。治眼近视:扎肝俞、期门或曲泉、太冲。
鼻病  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先下合谷消炎镇痛,针迎香透内迎香,再针头顶通天穴,严重的加针神庭穴+米粒灸上星(喷嚏、鼻塞、鼻干燥、脓涕效果好)。再不好扎风池(扎风池时,向着对侧的颧髎下针)。一般流鼻血扎天府,如一直流鼻血有可能鼻癌。有鼻病,脊椎有压痛点用俞募治疗(下肺俞,中府透云门),面口合谷收。久病用原络治疗(下太渊,偏历)。治耳症:如耳鸣、化脓、耳聋、耳朵痛。久鸣是虚,可选择肾俞、志室、京门、章门中1-2穴配合。或经络上扎复溜(斜刺及迎随法)或耳门、听宫、听会采取轮刺法。实症扎然谷、外关、支沟(飞虎)。耳朵化脓流水用麝香矾石散。下针:耳门、听宫、听会单刺。(湖北-郑其赛)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