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42回复:1
立秋话保健
古谚云:“立秋之日凉风至”。从立秋这一天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开始变得凉爽起来。由于这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昼夜温差较大,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所以,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饮食保健。立秋过后,人体的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人们在夏季过度食用冷饮,造成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及免疫力不同程度减弱,此时不适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否则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只宜清补,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润肺、养胃食物,如银耳、山药、莲子、板栗、胡桃、百合等,还可以吃一些酸味果蔬,同样可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如葡萄、山楂、柚子等。此外,喝养生粥对养阴补气也有很好效果,如红枣莲子粥、山药粥、荷叶粥等。 起居保健。立秋之际天高气爽,应做到“早卧早起”。“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减少血栓形成机会,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使人情绪饱满。“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过后,不妨让身体适当地“冻一冻”,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秋冻”时,头部、颈部、腹部、关节和脚部等5 个部位要注意保暖。对于立秋时节的穿着,专家告诉我们,白天可以穿得单薄一些,同时也要准备一件秋装,早晚或温度骤降时穿着,以免受寒。 运动保健。古代名医华陀说:“人身常动摇则谷气消,血脉通,病不生,人犹户枢不朽是也。”可见运动永远都是健身的法宝。立秋时节,要积极进行一些健身活动,运动以不太剧烈为宜,尤其是中老年朋友更应注意适量运动,像太极、健身操、步行、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运动兴趣来选择。秋季勤运动,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专家建议:健身活动最好选择在早晨进行,因为初秋的早晨不冷不热,舒适宜人,容易使人精神爽快,精力充沛。 |
|